 |
斯宾塞 |
斯宾塞,H. Herbert Spencer (1820~1903) 英国社会学家、实证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生 于英国的德比郡。没读过大学,靠自学成才。1837~1846
年任铁路技术人员,1846年开始从事哲学、社会学、心 理学、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研究与著述工作。1848~1853 年曾担任过经济杂志编辑。
斯宾塞从实证主义哲学出发,认为人只能借科学认 识感觉到的事实,而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的。因此,宗教 信仰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必须与宗教调和。他把生物学
概念引入社会学,提出“社会有机论”,利用生物机体具 有各种机能的规律,推论社会中存在不同的阶级是“自 然的”、“合理的”现象。他的哲学、社会学观点在其
教育主张中得到反映。 斯宾塞重视教育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作用,从年轻时 代起就注意探讨教育问题。他继承并发展了英国资产阶 级教育理论中的功利主义原则,批评旧教育的虚浮与不
切实用,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为完满生活作准备。他 把完满生活分为直接与间接保存自己、 抚养子女、 社 交、娱乐等诸种活动。他指出,为这些活动作准备的最
有价值的知识是科学知识;而教育目的、内容与方法的 制定和选择,以及对每一教学科目的评价也都应以学习 科学知识、准备生活为标准。为此,他提出并论述了一
个包括各门科学知识的课程范围,推进了资本主义中等 学校实科教育的发展。他认为,科学知识既能指导人的 活动,又能训练人的心智;因而在教学方法上,他强烈
反对注入式的、压制儿童智慧活动的旧式教学。他赞同 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齐教学心理化的主张,要求按 心理的“供求规律”,即适合心理发展的自然需要进行
教学。在道德教育上, 他吸取法国思想家J.-J.卢梭的 见解, 提出用“自然后果”作为德育的基本原则, 让 儿童在自己行为所产生的结果中受到鼓励或惩罚,以便
培养儿童对正确与错误行为的理性认识和增强其自治能 力。他提出人的身体健康在战场上及商业竞争中都有重 要作用,所以必须重视体育。他谴责人为的体育制度,提
倡自然的身体锻炼,认为儿童的食物要营养丰富;衣服 要保暖耐穿;要让儿童多游戏,多运动;给他们的学习 负担应该适度。因这些思想符合资产阶级需要,故在西
方教育史上产生一定影响。 斯宾塞极力反对工人受教育,他在1843年就曾著文 抵制英国劳动人民对国家办教育的要求,认为工人子女
因贫困不能入学是合乎规律的,是上帝的旨意。他在晚 年的时候,见到英国工人阶级反抗剥削的斗争蓬勃发展, 认为受过教育的工人更容易不满自己的处境,在工人中
普及教育只会扩大革命运动的基础。因此他更加反对工 人阶级接受学校教育。 斯宾塞一生著作甚多,他的教育代表作是1861年出 版的《教育论》。由于该书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的教育
需要,从而受到了资产阶级的普遍欢迎。 1862~1896年, 他完成长达10卷的巨著《综合哲学体系》,以实证主义哲 学和庸俗进化论的观点解释一切自然与社会现象。1872
年他写的《社会学研究》一书,于1903年由中国清末学 者严复译为中文出版,书名为《群学肄言》。这本书对 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有较大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