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军事体育训练
2.《巨人传》
3.《大教 学论》
4.家庭教育
5.中世纪大学
6.世俗性
7.苏格拉底
8.《理想国》
9.《教育基本法》
10.文雅教育
二. 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 D. 2. A 3.D 4. B 5.D
6. B 7. D 8. D 9. C 10. B
三.名词
1.科学主义教育思想:是西方近代教育发展进程中产生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思想或思潮。它产生于16—17世纪,兴盛于19世纪,在19世纪中后期的欧美各国得到了较广泛的传播。早在16—17世纪,一些思想家如培根(1561-1627)、夸美纽斯(1592-1670)、弥尔顿(1608-1674)和洛克(1632-1704)等人,就先后倡导进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推动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并对教育提出了新的需要,它要求改革学校教育,提高自然科学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加强科学教育,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新的人才。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斯宾塞和赫胥黎。科学教育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适应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客观要求,其中包含了许多反映教育客观规律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重要论断;科学教育思想影响了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有力地推动了欧美各国学校课程的改革;科学教育思想对近代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五项竞技
斯巴达重视教育,把教育作为治国的最主要的工具。斯巴达教育的唯一目的是通过军事体育训练将氏族贵族子第培养成为体格强壮的武士。因此,儿童一出生就要接受严格的体格检查,凡身体孱弱畸形的即被舍弃。检视合格的儿童则由父母代替国家抚养至7岁。7—18岁,男童被送往国家教育机构,过半军营式生活。在这段期间,他们要接受单调的军事体育训练,强制的政治道德灌输和严酷的身心磨练,以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品格。其训练的基本项目为“五项竞技”,即:赛跑、跳跃、角力、掷铁饼、投标枪。此外,骑马、游泳、作战游戏、击剑和唱战歌也是未来军人必须学习的。斯巴达的军事体育训练非常严格,各个项目都必须达到一定要求才能终止。
3.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早期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家庭教育形式,学习内容以“骑士七技”为主,轻视读书、写字、计算等文化知识,以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手段来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
4.福斯特法案:又称1870年《初等教育法》,规定国家继续拨款补助教育,并在缺少学校的地区设置公立学校;全国划分学区,由经过选举产生的“学务委员会”负责监督本学区的教育工作;各学区有权实施五至十三岁儿童的强迫教育;承认以前各派教会所兴办或管理的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学校的普通教学与宗教分离,凡是接受公款补助的学校一律不得强迫学生上特定的宗教课,一般性宗教教学则须安排在首节课或者末节课,以利于学生在听课与不听课之间自己做出选择。该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国民教育制度的正式形成,出现了公、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
5.“阿卡德米”学园 公元前386年,柏拉图在雅典近郊凯菲索区的阿卡德米体育场开办了一所学校,他一边教学,一边著作,做了一名教师。他在阿卡德米的入口处写了“不懂几何学者勿入”的字样,告诉人们,没有几何学的知识休想登上柏拉图的哲学殿堂。柏拉图主持学园约40载,学园的建立是他生命史上的转折点,在某些方面还是西欧科学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对于柏拉图来说,这意味着在长期等待之后,已经找到了他一生真正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