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
1. 平民子弟
2.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3. 《教育基本法》
4. 中世纪大学
5.《初等教育法》
6.《教育改革法》
7.《统一劳动学校规程》
8.《论雄辩家》。
9. 实际教育的锻炼
10.行会学校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0分)
1.D
2.A
3.A
4.C
5.A
6.B
7.B
8.D
9.C
10.B
三.名词解释
1.骑士教育是中世纪西欧早期宗教教育与武士教育相结合的一种特殊家庭教育形式,学习内容以“骑士七技”为主,轻视读书、写字、计算等文化知识,以灌输服从与效忠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手段来培养英勇善战、忠君敬主的骑士。
2.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影响久远。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文艺复兴前期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时期,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狭窄;文艺复兴后期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开始贴近现实生活时期,体现的人文主义精神比较宽泛;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形成的新教思想,是人文主义思想的运用和推广。此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强调“遵循自然”,强调新知识和新方法,充溢着一种入世、求实的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社会进步对教育的客观要求,被称为唯实主义教育思想。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维多里诺、伊拉斯谟、拉伯雷、蒙田、路德、加尔文、夸美纽斯、洛克等。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促进了古典人文学科的发展,人的发展和世俗利益成为教育关注的内容,奠定了近代教育思想的基础,近代的自然主义、国家主义、科学主义、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等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其思想渊源。
3.婆罗门教教育
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教育,一般称为“婆罗门教育”。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古儒学校”。 “古儒”即对婆罗门教经典有一定研究而又热心于教育的文人,他们在家中设立的经义学校即“古儒学校”。学生主要是婆罗门等高级种姓,儿童入学后即迁入古儒家与其共同生活起居,学习年限为12年。这种教育以婆罗门教的教条为指导思想,以用梵语写成的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经为主要内容,教学方法以背诵为主,同时也有一些讨论。
4。帝国大学:是掌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领导部门,帝国大学的首脑为总监。其构造完整、组织严密、具有高度的服从精神和严格的纪律,按照帝国的统一模式培养为帝国服务的各种专门人才,进而统一国民思想。它奠定了法国教育中央集权领导体制的基础。
5.《史密斯——休士法》:1917年美国通过了以史密斯和休士联合提出的职业教育提案,史称《史密斯—休士法》。法案对职业教育作了明确限定。《史密斯—休士法》的颁布极大地推动了美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制度化,对美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