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领域:
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
主要学习及工作经历:
1981年9月——1985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本科
1985年9月——1988年7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系硕士
1993年——1997年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
1988年7月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
1996年——2001年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
2001年至今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讲授课程:
教学论;教育科学研究法;教育社会学;课程与教学基本原理导论
承担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中小学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与效益的研究与实验”
自然基金会、国家教育部、英国BP联合项目“中国中小学绿色行动”
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专项课题“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五十年的历史与现状研究”
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理论与实践”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交往教学与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论文:
1、中小学课堂教学交往时间结构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8.1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 1998.4
2、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1998.5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1998.11
3、竞争——教学交往的基本方式之一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0.4
4、论课程现代化的四个层面与时序模式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2000.6
5、教学中大脑资源“内耗”与浪费的理论透视及克服策略 《课程 教材 教法》 1999.12
6、教师教学交往风格与教学交往的有效性《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2000.1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 2000.2
7、关于教学质量与效率几个问题的研究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1 人大复印资料《中小学教育》2001.5
8、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1999.4 人大复印资料《高等教育》 1999.10
9、学习负担结构论 《教学与管理》 2000.7 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 2000.9
10、中国佛教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1997.1 《新华文摘》论文摘编 1997.5
11、关于建立教学社会学几个问题的认识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1996、1
12、关于普通教育学习负担问题的理性思考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6、5
13、论课程的社会本质 《课程研究》1998.3
14、美国中小学教师市场需求的变化及原因探讨 《外国教育研究》
1998.5
15、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三个问题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10
16、学会思考是创新教育的核心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9.12
17、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式的探索性研究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0.9
18、教学效率问题的心理透视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3
19、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1.7
20、关于普通高中试行学分制的思考 《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 2002.1
著作:
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编著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0.8
2、《小学社会教育学》主编 东北师大出版社 1998.8
3、《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主编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2.2
4、《课程与教学论》 主编 东北师大出版社 20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