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当代部分 >> 新时期散文 >> 第二章
第二章 80年代报告文学

    

一、80年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

    80年代是报告文学最为"轰动"的时期。感应着变革时代湖涌的社会生活,报告文学充分发挥真实快捷反映现实生活纳文体优势,赢得了文坛和社会的极大关注。报告文学成为新时期文学的主潮之一。80年代中国作协共举行四次全国性的报告文学评奖。《哥德巴赫猜想》(徐迟)、《中国姑娘》(鲁光)、《省委第一书记》(哀厚春)、《中国农民大趋势》(李延国)等103篇作品获奖。1988年12月由《人民文学》、《报告文学》等百家文学刊物发起的"中国潮"报告文学征文评奖揭晓。征文历时近年,发表作品千篇。《西部在移民》(麦天枢)等百篇作品获奖。
    走向开放,是80年代报告文学发展的基本轨迹和总体特征。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开放,为报告文学创作的繁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此间,报告文学作家内在的诸种观念也发生着新变。作家的思维呈现出更多的开放性、系统性、立体性与可逆性。正是由于社会背景与创作主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所以80年代的报告文学呈现出全面开放的态势。这种全面开放主要体现在题材主旨、表现视角与结构设计三个方面。题材开放是全方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新时期报告文学崛起的标志性作品。以此先导,形成了知识分子题材的报告文学热。
    进入80年代,报告文学的题材渐见泛化。报告文学作家广角地摄取社会生活,既叙写改革开放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涌现的各式人物,也能披露现实生活中各种令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既注重国内题材的报告,也能放眼世界,以城外人事为其题材。王蒙《访苏心潮》、刘亚洲《恶魔导演的战争》等是这类作品中的代表作。既立足于现实生活取材,又把视线投向茫茫史海,在近现代和当代历史的广阔背景中,捕捉具有报告价值的史料进行创作。这一类作品影响较大的有写北洋海战的《海葬》(钱钢)、写长征途中西路军妇女先锋团悲壮故事的《西路军女战士蒙难记》(董汉河)、以及《南京大屠杀》(徐志耕)、《志愿军战俘纪事》(大鹰)、《文坛悲歇》(李辉)等。
    伴随着题材的开放,报告文学的表现视角也发生了新变。从80年代中期开始,报告文学创作原有的某些观念受到了冲击。作家不仅从文学、新闻的视角去反映生活,而且也从哲学、社会学、生态学、文化学等角度去观照对象。陈祖芬认为:"报告文学必将摄取更广阔的生活面,容纳更多的信息,与经济学、社会学、科技、哲学、心理学等等广结良缘。"①《挑战与机会》(陈祖芬)、《世界大串连》(胡平、张胜友)、《走出神农架》(李延国)等作品,其视角的"立交"形态十分明显。这些作品有文学的华采情韵、新闻的时效真实、也有历史的客观详考、哲学的思辨理性和社会学的明细调查等。由于报告的题材、视角发生了变异,作品的结构也有了相应的变化。80年代中期以后,报告文学作家从小格局的封闭结构模式中走出,变为灵活可控、多变自如的开放式结构。"集纳式"、"全景化"的报告文学批量发表。这类作品,作者不再着眼于一人一事的"小景观",而是直接从宏观上统摄全景,着眼于对象的整体。《世界大串连》写到的人物有十多位,各取其片断的生活故事连织成篇。《走出神农架》采用"卡片"式结构。全篇共100节,犹如100张卡片的组合。作者在宏大的时空背景上,自由地择取表现内容,使作品负载有密集的信息量、博大的生活容量和强劲的思想力度。

    二、80年代的报告文学的发展状况

    80年代的报告文学可分为两个时段。1984年前的作品注重人物的再现,主题取向的主旋律意识鲜明,作品表达更见精致情采。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理由的《中年颂》、柯岩的《船长》等成功地再现了中国"脊梁"式的典型人物陈景润、索桂清、贝汉廷。但前期作品精致有余而信息量不足,主旋律强劲而题材不够广泛。1985年起报告文学创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问题报告文学"热兴起,引起较大反响。所谓"问题报告文学"就是"围绕着某一个具有广泛社会性的,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为中心,进行选材和采访报告。"     "问题报告文学"题材涉及面甚广,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反映独生子女问题的《中国的"小皇帝"》,反映知识分子问题的《国殇》,反映环保问题的《北京失去平衡》等。优秀的"问题报告文学",主题严肃,材料详备,具有警世省人的意义。但也有些"问题报告文学",只作问题的展览,材料失实,论评也时有偏颇。徐迟认为后期"报告文学创作在'报告什么'上解决得较好,但在'如何报告'上有所不足"。这一时期的创作以宏观型为主,报告性强,信息量大,但有些作品写得芜蔓粗疏,说理过滥,情事见少,文学色彩弱化了。
    考察现代报告文学史,较少有作家专注于这一独特的文体,多数作者"客串"报告文学写作。而至80年代,报告文学作者职业化(专业化)的情形十分显见,报告文学写作呈现出一种群体性的倾向。徐迟、柯岩、理由、黄宗英、陈祖芬、李玲修、孟晓云、乔迈、李延目、钱钢、袁厚春、麦天枢、刘亚洲、胡平、张胜友、贾鲁生等大多以报告文学著称于世。这些报告文学作者大多由小说家、诗人或新闻记者切入,而一旦沉浸于报告文学创作,则原有角色谈出,报告文学成为他们介入社会、评说人事、展示才情之舟。80年代报告文学作者群体的职业化,确保了创作在较高水准上的持续繁盛。许多作家经过一定的创作积累与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与创作风格。这也从一个侧面标志着此间报告文学创作的成熟。徐迟、理由、陈祖芬等是对新时期报告文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且形成自己创作特色的代表性作家。

    三、徐迟

    徐迟报告文学的显著特征是题材的科技化。他笔下的人物,如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等都是在各自专业中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徐迟倾心于科技题材,为科技人员立传塑像,颂扬科学精神,这在题材拓展与主题开掘上具有文学史意义。《哥德巴赫猜想》的成功也正体现在这里。
    在当代史上,知识分子曾被视作被改造、教育的对象,钻研科技被认为是走"白专"道路。与此相应,当代文学史上也很少有作品将科技人员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叙写塑造
的。《哥德巴赫猜想》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拨乱反正,第一次对一个有争议的科学工作者作了深情的讴歌,陈景润也成为新时期文学人物画廊中一个重要的典型人物,徐迟的作品题材有"一律化"的倾向,但他对人物的表现注意求异,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品格,并设计与其特异相谐的表现形式。作者写陈景润,从外在的怪异中,发现人物对于科学执着追求的精神。写李四光,并没有对人物作全程式的铺写,而是精心截取人物历程中典型断面,挖掘人物最为闪光的美质。徐迟的作品讲究艺术构思,善于调动生活材料进行有机的组合。《在湍流的涡漩中》叙写科学家周培源的业绩与品格。作品的标题就显示了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远。它既巧妙地契合了湍流理论家周培源的学术贡献,同时又暗示了作品叙写的1976年10月的政治背景。《生命之树常绿》写植物学家蔡希陶,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诗美哲理。徐迟是一位诗人型的报告文学作家,他的作品中有诗人式的激情,有诗语式的清新、凝练和文采。他善于将枯燥变为生动,将抽象化成具体,将专业演绎为通俗,增强科技题材作品的可接受性。《哥德巴赫猜想》写到陈景润研究工作所具有的意义时,作者运用博喻譬说:"这些是人类思维的花朵。这些是空谷幽兰、高寒杜鹃、老林中的人参、冰山上的雪莲、绝顶上的灵芝、抽象思维的牡丹。"想象丰富,令人神驰。徐迟的作品也有缺失。他认为报告文学"也允许略有虚构,不离真实的虚构。"并且承认《哥德巴赣猜想》中有细节的虚构。

    四、理由

    理由1977年开始致力于报告文学写作。1978年发表的《扬眉剑出鞘》,获首次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此后,理由激情喷发,发表了大量的报告文学作品。他的报告文学创作贯串80年代全程,成为这一时期员为重要的报告文学作家之一。
    与徐迟的题材相对单一有所不同,理由报告文学有题材泛化的特点。《高山与平原》、《她有多少孩子》写科学家;《淘气的姑娘》、《扬眉剑出鞘》写运动员;《痴情》写艺术家;《希望在人间》写企业改革;《倾斜的足球场》写球迷骚乱。80年代前期的作品以《扬眉剑出鞘》、《中年颂》为代表,主写人物。后期以《倾斜的足球场》、《香港心态录》为代表,以反映重大事件、重要世家为主。作品小说化,是理由报告文学员为显著的特征。生成这种创作景观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理由是以写小说走上文坛的。在报告文学创作中,小说家的原色自然渗出。另一方面主要导源于作者的创作观念。报告文学小说化,在理由这里是自觉的。他说:"我是习惯于用小说的手法来写报告文学的。就表现形式而言,我甚至感觉不到报告文学与小说的写作有什么区别。它们同属于叙事性的文学体裁,使它们在艺术上天然接近。我认为,小说的一切技法在报告文学中都可以采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理由运用除了虚构以外的小说艺术写作报告文学,特别注重人物的塑造,注意通过环境烘托、心理刻画和细节描写等,再现生活中的典型人物。发表于1979年的《中年颂》,是理由最为重要的代表作。这篇作品的主人公是一家毛纺厂的挡车工索桂清。这在普遍地写名人、明星的创作时期中,独显其题材开拓的意义。不仅如此,《中年颂》还成功地塑造了具有高度概括力的典型人物。作者善于从寻常中烛照伟大,从琐碎中提升崇高。注意摄取细节,持别是典型化的核心细节用以人物立体的造型。整篇作品以反映家庭生活、工厂工作的若干细节连缀而成。作品有小说的细腻和生活味。感动人的就是作品的"细节链"。透过寻常的细节,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普通劳动者的伟大灵魂,可以一睹中年这一代"社会的壮工,国家的筋骨"的生活状况和令人感奋的精神风采。

    五、陈祖芬

    陈祖芬的作品大致可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知识分子题材系列,另一个是经济改革题材系列。由于作者创作观念与作品内存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两类作品风貌相异。在求异中实现自我超越与超越时人,这正是陈祖芬报告文学一道可观的创作风景。
    在知识分子题材系列中,陈祖芬写有《祖国高于一切》、《中国牌知识分子》、《人生的抉择》等大量作品。作者着力表现"中国牌"知识分子忍辱负重、忘我奉公的感人事迹和高尚情怀。作者写人,并不只是展示人物外在的先进事迹,而是刻意挖掘人物灵魂的美质。陈祖芬说:"我赞美人的精神力量!我们的人民历尽苦难而依然百折不挠,这是我们的国民性中的精华。"她所报告的优秀知识分子,个人荣辱置之度外,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着作为民族精华的伟大的精神力量。陈祖芬的许多作品文采斐然,颇多文学的精致与情韵,因为她。苦心经营,她确实把报告文学当作文学来写,而不是当作报告在写。"当然,其中有些作品亦有拔高人物之嫌。
    从1984年起,陈祖芬涉足经济改革领域,写作"经济与人"的系列作品,开始走向独具价值的超越。以系列的形式,报告经济的改革开放,这在报告文学中属于首创。"经济与人"的系列,以《挑战与机会》为总题,包括《挑战与机会》、《全方位跃动》、《经济与人》等11篇作品。写作"经济与人"系列,陈祖芬的创作观念发生了新变。她说:"及至改革进入到今天,呈现在我面前的是社会的一个一个横断面,是一个一个群体的形象。如果囿于一人一事的报告文学,传递的信息量太有限。"由此可见作者的思维模式开始变异。她关注的不再是局部的点、人物的个体,而是整体的全貌、人物的群体。作者的思维呈现出"全方位跃动"的态势。此间的作品视界开阔,构架宏大,信息流量密集,哲理思辨见强。"经济与人"系列是以信息为本的。作品以集纳、全景的体式,全方位地报道改革开放进程中观念的冲撞与世象的变迁。我们可以将它视为研究80年代改革态势的"信息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