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不确定现象
本学段中概率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初步体现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简单的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有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并能对这些可能性的大小用文字语言进行描述。由于概率知识的内容对儿童来说是充满趣味和吸引力的,学生动手收集,呈现数据的过程常常是令儿童愉快的,玩带有概率的游戏,给学生的体验也是十分有趣的。 (一)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这一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结果,有确定的与不确定的两种情况。实施过程是在学生动手操作中,在愉快的玩中,获得初步的体验。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得到体验。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一些小游戏是有很大吸引力的,而在小游戏的活动中寓教于乐是我国不少小学教师在实践中创造的经验。例如,让每个小朋友准备一些不同分值的硬币,然后猜一猜硬币掷在课桌上,它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在学生猜的过程,安排学生做掷硬币的游戏。开始可以用1分、2分的硬币做游戏,然后可以用5角、1元的硬币做游戏。通过掷不同的硬币,让学生体验到硬币朝上或朝下的可能性。 (二)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记录简单试验的结果,是分析事件发生可能性的依据。学生通过记录的形式,既能从中体验不确定的现象,又能为简单分析提供依据。本目标的重点是会做简单的试验,在学生做试验的过程中,懂得试验的操作方法,并会进行记录。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学时要注意指导学生进行试验的操作过程。虽然学生所做的试验是极其简单的,带有一种游戏的性质。但在操作过程中,仍有一定的步骤。例如,摸小球的试验,如果盒子里有5个颜色不同的小球,每次摸一只小球,每次摸出小球的颜色有哪些可能?对于这一活动,首先,要指导学生摸球规则,一个小朋友摸球后,另一个小朋友才能接着摸。其次,要指导学生会放球。当一个小朋友摸出小球看见了颜色后,应把小球放回原处。以上这些操作虽然是十分简单的操作动作,但只有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才会懂得试验的操作过程。 (三)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是由事件的各种因素决定的。同样摸球,如果某种颜色的球数量多一些,那么摸出这一颜色球的可能性就大一些,对于这些道理,既不能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也不能在活动中刻意去追求,它只有在学生自己的活动过程中,通过经历悟出其中的道理。因此,本目标实施的重点是通过一系列活动,逐步让学生悟出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时要注意让学生在对比活动中悟出道理。例如,盒子由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请学生连续摸10次,看一看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与摸到黑球的可能性哪个大?然后将盒子内的1个红球改为黑球,使盒子内有1个红球和3个黑球,再请学生连续摸10次,从中观察摸出哪种球的可能性大。接着,再增加黑球的数量,再进行操作。经过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会体会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四)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并和同伴交换想法。 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进行描述,是学生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感受,这种语言表述越流畅,其感受也越深。本目标的实施与上述的3条目标是同步实施的。所以,在实施上述3条目标中,安排一些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描述,是实施本目标的重点。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活动中描述不确定的现象。例如,在上述所分析的摸球活动中,如果盒子内有8个白球,2个黄球,经过学生的摸球活动,他们知道摸出白球的可能性大。这时,就可以请学生自己来描述这种可能性。即“摸出的球中很可能是白球。”又如,盒子内是10个白球,那么,语言的描述就是“摸出的球一定是白球。”学生只有通过一边操作、一边观察、一边描述,他们才能真正体会到描述词语的实际意义。 (2)在比较中,深刻理解词语意义。经过活动操作,学生初步理解了“一定”“经常”“偶尔”“不可能”等词语,接着,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组织一些活动,来比较这些词语的程度。例如,盒子内有1个白球和9个黄球。在摸球中,学生描述了1次摸球“不太可能是白球”的现象,那么为什么不能把它描述成“可能是白球呢”,通过描述程度的对比,供学生进行讨论。也可以安排一个盒子内有4个白球和6个黄球,在摸球中,请学生说说如何进行描述。经过这种操作过程的比较,学生对词语的描述可以理解得更深刻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