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程 → 小学数学主要内容与案例分析 → 第四张 实践活动内容与教学 ”实践活动”内容与要求
 主题: ”实践活动”内容与要求
”实践活动”内容与要求


    第一学段的实践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本目标提出的“经历观察、操作、实验、调查、推理等实践活动”,并不是专项的单独活动,而是融合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内容之中。例如,在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内容时,学生在形成概念中就有操作的过程;又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时,学生收集数据中就有调查的过程。因此,本目标实施的重点是结合其它领域的学习内容,把实践活动融合于其中。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重日常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正如上述所分析的,实践活动不是单独的项目,它应与日常教学过程紧密地联系,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例如,认识轴对称图形。除了在课堂中进行折一折、画一画等操作活动,也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内外去观察,看一看生活的环境中哪些地方运用到轴对称图形。学生只有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才能提高实践活动的能力。
 
      (2)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有些操作、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靠学生个体的能力是难以完成的,它需要同伴间的相互合作。对此,教师在组织这方面的活动时,要注重引导学生间的合作,使他们从小就能体会到完成任务需要共同的合作的。同时,对于各小组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一些体会、经验、结果等,应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既可以扩大学生实践活动的认识范围,又能提高他们语言的表述能力。

获得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解决简单问题


    本目标提出的“获得一些初步的教学实践活动的经验”是指学生经历实践活动之后,初步懂得一些实践活动的操作步骤、操作方法以及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这些活动经验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份宝贵积累,它对学生终身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另外,“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是指数学的应用问题,它既能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又能为知识的综合应用创造条件。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实践活动的指导。数学的实践活动并不是“放羊式”的活动,它仍需要教师的指导。例如,开展调查活动。在准备阶段,教师应与学生共同讨论调查的主题,调查的步骤以及调查的方法。这样,一旦学生开展调查,他们就会有序地进行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中,应重点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些操作步骤与操作方法,以便为他们后续的发展打下基础。
 
       (2)加强综合设计的指导。开展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而是力求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知识的整合、方法的优化及智慧的开发。因此,在设计实践活动中,要考虑到各方面知识的综合。例如,某班要去三个景点游览,时间为8:00-16:00,请你设计一下游览计划,包括时间、费用、路线等。上述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活动,要完成这一活动,学生需要做如下几方面的工作。①了解有关信息,包括景点之间的路线图及乘车所需时间、车型与租车费用、同学喜爱的食品和游览时需要的物品等;②借助数、图形、统计图表等表述有关信息;③计算乘车所需的总时间、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所需的总费用、每个同学需要交纳的费用等。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是实践活动的一个基本特点。为了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缩短数学与人、自然的距离,在数学课程中要强调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是《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在本学段可以结合各知识点的学习,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安排一系列的活动。如(1)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数,在课堂上列举出来;说明数的相关单位。(2)列举与数有关的事物,如车票、钱币、收据、楼层、车流量、弹子游戏、纸张的剪裁、教室的黑板、洗衣粉的盒子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探讨数的现实意义,如大小、高矮、长短、价格、尺码等。由于这些活动的素材取自于生活,所以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都是十分有利的。通过类似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认识到事物的状态可以用数去刻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