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一体化对课程内容的影响
信息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渗入直接导致课程变革。课程变革应照顾到两个方面:一是突破学科界限,加强各学科的兼容性、互补性,努力做到课程内容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知识的主观分割以及本末倒置的课程设置,将不利于通才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孤立的学科不能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轨迹。二是统一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崇尚自然科学和理性主义时代,人们反而怠慢和忽略了反映人自身的文化价值理念和主体性意识。当前,应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主体性以及人的和谐发展,肯定人的价值、尊严和做人的意义,弘扬并维护人性中真、善、美的东西。在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之日,在数字化时代.更需要清醒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了让人生活更美好。因此,可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生活环境,培养学生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学会与大自然、与他人和谐相处的能力;为自己与他人的和谐相处、和谐发展、自我完善创造条件;培养学生从容应对一切的能力。三是注重民族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授。不管我们内心是否接受,全球一体化都在形成,技术越是盛行,就越应掌握我们在音乐、舞蹈、艺术、历史和语言方面的文化遗产。“我们越是全球化并在经济上相互依存,我们就越是做着合乎人性的事情;我们越是承认我们的特性,我们就越想紧紧依靠我们的语言,越想紧紧抓住我们的根和文化。”③中国如何保存自己的多民族文化传统,培养新生代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这是课程研究的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