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内容要活
实现素质教育首先要从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教育教学课程内容上进行改革。 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要体现主体性、全面性、基础性、发展性。加强基本的和有效的内容,形成举一返三的优化结构。具体来说,从课程结构上,一方面可建立三个层次,即国家课程。国家课程应是基础课程中的核心内容,这就是大家都公认的语文、数学、外语等,另外还要加上新兴科学信息技术(计算机)。这些科目应该由省、市两级编发纲要和教材,突出地方特色。应该允许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学校课程,如有的学校有某种突出的特长,或者有某一个、一群有特殊才能的教师或学校当地有特殊的需要等等。学校因地因校而异开设相关课程,更能办出学校特色。另一方面要体现和谐性、合理性。必须坚决打破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建立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活动课同时并存、互相补充的弹性课程结构。课程的内容,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综合性和实践性。综合性学科如社会、自然等,要注意自然科学与人文的相互渗透,要注意最新信息的采集和新科学、新技术的引入。实践性学科,主要强调动手操作,强调动口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综合性、实践性,领会接受新知识,旨在培养动手能力强、演说能力强,创新意识强的一代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