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程 →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 《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说课设计
 主题: 《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说课设计
《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说课设计



山东省章丘市实验小学 马建花

  怎样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尝试教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它变教师"讲数学"为学生"做数学",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探索活动主动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这样就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尝试、探索、创新的过程。从而有利于学生在习得某种知识的同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素质得到发展与提高。

  下面结合《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 的教学实践为例,谈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探索、创新"的实践与体会。

一、在"尝试"中激发兴趣

  本节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平面几何图形, 首 次感知的清晰与否将直接关系后继知识的学习。于是针对学生好动、好奇、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我精心组织每一个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画一画,剪一剪的尝试操作中激起学习的兴趣。

  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长方体,正方体积木,观察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积木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然后让学生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积木其中的一个面有什么感觉,使学生从触觉上初步建立长方形、正方形是平面图形的表象。接着教师布置以下活动:"请小朋友比着这些积木把你觉得漂亮的面画下来。"学生画完之后,在引导学生评选优秀作品的活动中,使学生清楚的认识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是直的。之后再组织学生把画出的图剪下来。通过这一系列的尝试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知道了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四条边围成的平面图形。这时对于这两个图形,学生已在脑海里形成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表象,为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新知识打下了基础。 

二、在"尝试"中发现问题

  图形剪下来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按形状分类。学生分类后,教师进一步追问:

    "这类长方形纸片有长的、有短的,你为什么把它们放在一块呢?"

  "这些正方形纸片同样也是大小不同,颜色不同,你又为什么把它放在一起呢?"

  "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让学生猜想一下长方形、正方形的边可能有什么特点。

  猜想,这也是获取知识的一种途径,许多大的发现,都是由最先的猜想经过实践证明而获得的。

  富有想象力,这是低年级小学生的特点。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谁也不甘落后,个个踊跃发言,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后,同学们一致猜想"长方形的两条长边一样长,两条短边一样长","正方形的四条边一样长"。这时学生的脸上洋溢着一种成功的喜悦。

三、组织活动,在"尝试"中探索新知

  学生大胆猜想过后, 教师抓住时机及时追问 "你能不 能利用身边的学具证明一下你的想法呢?" 这个问题又一次唤起了学生创造的激情和成功的欲望。此时,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四人一组进行合作探讨。

  小组活动改变了以往教师说什么,学生学什么的被动接受模式,为每个人提供了平等参与的机会。因此,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取新知识,也可以使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自觉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本节课虽然学生的智力水平、 经验背景和学习习惯有差异, 但同学们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启发,得到了许多课本之外的验证结果。这说明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四、在交流中创新

  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尝试操作活动完成后,教师要辟出充足的时间,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地把活动中积累的经验与知识进行交流,以取他人之长,被自己之短,提升活动的价值。

  本节课在学生活动之后 ,我也采取了学生交流的方式。通过交流,学生不仅得出了课本上的把长方形纸片(以长方形为例)对折来得出长方形的对边一样长的结论,而且还出现了以下几种创造性的操作验证思路。

  (1)用毛线先比着长方形的上面一条边截一段,再把这段毛线比一下长方形下面的一条边,一样长,说明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同样得出左右两条边一样长。 

  (2)我用尺子量上面一条边是10cm,下面一条边也是10cm,说明两条边一样长;同样,左右两条边一样长。

  (3)我把长方形的边框拆开,把两条长边比一比是一样长,两条短边比一比也一样长。

  (4)我们在钉子板上做了一个长方形,它上面一条边占了5个格,下面一条边也占了5个格,说明一样长;左右两条边都占了3个格,说明也一样长。

  这些发现,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利用已有知识,在独立思考;相互启发的基础上的全新发现,这就是一种创造。 

  本节课随着尝试探索活动的深入,教师由过去的传授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则成为了学生的主体。而学生作为主体经过观察、操作、猜想、合作、讨论等一系列尝试学习的过程,从多角度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了它们的形状,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各自边的特点,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由于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是学生在参与知识的过程通过实践得到的。这样的知识,使学生的记忆深刻,不易忘记。 

  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只要我们积极组织活动,变被动的教为让学生在尝试中学,那么教与学就能碰撞出创造的火花,我们的学生就会萌发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意识,就会富有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