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程 →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原理 → 第一章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学课程目标概述
 主题: 第一节  数学课程目标概述
第一节  数学课程目标概述



    课程作为一个研究领域虽然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课程的研究。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特定的文化和社会取向,考虑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方案。课程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和恰当的评价方法。某一个学习阶段的课程包括整体的课程方案,也包括这一阶段学生应当学习的若干个学科的课程方案。小学阶段,根据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确定学生应当学习的若干个学科,形成一个完整的课程计划,就是一个课程方案。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是针对小学和初中的需要制定的课程方案。课程计划中的每一个学科应当制定相应的课程方案。如语文学科、数学学科、音乐学科、体育学科等。小学数学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小学数学课程方案历年来都是以教学大纲的形式出现的,如《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2001年开始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将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代替教学大纲,作为学科的课程方案。[URL=dispbbs.asp?boardid=48&id=274&star=1#379]《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url]就是一套新的数学课程方案。每一学科的课程都应当规定这一学科应当达到的目标,应当学习的内容,在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应当采用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以及课程资料的开发与利用等方面的内容。课程所要研究的就是如何确定以上各方面的问题,怎样分析和理解这些问题。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仅应当了解课程方案中规定了什么,也应当了解为什么规定这些目标和内容,如何创造性地理解和实施这些目标与内容。教师应当在课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既是执行者,又是决策者和改造者。

    我们还可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理解课程。课程不只是一个规定好的方案,不只是一套固定不变的文件,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次上理解,课程还应当包括更广的含意。如美国学者古德莱德(Goodlad)等就提出五种水平的课程,即,理想课程、文件课程、理解课程、实施课程和经验课程。理想课程是课程专家按照课程理论和当时社会发展及儿童发展的需要,所确定的有关课程应该如何设计,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的等的想法。文件课程是根据某种课程理论,按照教育发展的需要,由课程研究者制定的一套文件,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等。理解课程是实际工作者对文件课程中所反映的理念、目标和具体内容方法的理解。不同的人可能对同一个文件所规定的东西有不同的理解。实施课程是实际教学中发生的课程。教师在课堂中做了什么,学生学了什么,课堂教学是如何组织的,可以认为是实实在在的课程。这往往也和文件课程有一定的差别,和理解课程有密切联系。经验课程是学生实际得到的东西,可以认为是学生经过有关课程的学习所得到的经验。对课程的这种理解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地把握和分析课程问题。按照这样的理解,数学课程包括的范围不仅是指文件所规定的目标和内容,还包括对这些目标与内容的理解,以及实施过程中所表现的情况。

    课程目标是对某一阶段学生所应达到的规格提出的要求,反映了这一阶段的教育目的。小学阶段国家规定总体的课程目标,希望学生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达到这些要求。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中规定,小学阶段的培养目标是,“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初步养成关心他人、关心集体、认真、负责、诚实、勤俭、勇敢、正直、合群、活泼向上等良好品德和个性品质,养成讲文明、讲礼貌、守纪律的行为习惯,初步具有自我管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一些生活、社会常识,初步具有基本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和自学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养成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具有较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的情趣。初步学会生活处理,会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每一个学科都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和具体阶段学生的要求提出相应的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制定课程内容和确定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努力实现的要求。课程目标对某一阶段学生的成长,以及某一个具体学科的教学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是回答小学数学学科“为什么教”的问题。在小学阶段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数学学科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这一学科,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有哪些特殊的教育作用和共同的教育作用,通过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数学课程目标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的哲学观点和不同数学教育观念下的数学课程目标会有很大差别。数学课程目标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数学这一学科的理解与认识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定了8套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每一套教学大纲中都阐述了数学教学目标,这些目标的表述是在不断变化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制定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表述上也有很大的变化。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对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它直接影响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的制定。因此,课程目标的制定是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十分重要的问题。课程目标的分析与研究是小学数学教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