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纳
杰罗姆•S•布鲁纳(Jerome Seymorr,Bruner1915--)是美国著名认知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是结构主义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教育过程》(1960)、《论认知》、《教学论探讨》(1966)、《教育适合性》等。 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布鲁纳认为,教学时机十分重要。他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认为过去的学校,以过分困难为理由,推迟了许多重要学科的教学,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岁月。他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任何学科都能够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儿童。""儿童都有他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根据儿童认识水平,采取合适的方式,就能获得良好效果。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出发现法。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什么是发现法呢?布鲁纳说:“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尽管都是人类已知晓的事物,但如果这些知识是依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引发出来的,那么对学生来说仍然是一种“发现”。为此,教学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自己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在教学中运用发现法,其灵活性和自发性都较大。一般来说,它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根据不同学科和不同学生的特点来进行,但其一般步骤包括: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使学生对问题体验到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以激发探究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协助学生搜集和组织可用于作结论的资料;组织学生审查有关资料,得出应有的结论;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去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总之,在整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要求教师向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亲自发现应得的结论或规律,使学生成为发现者。 由于布鲁纳认为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积极的探究者,因此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是促进学生自己去思考并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而不是建造一个活的小型藏书室。在布鲁纳看来,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鼓励学生有发现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寻找新问题与已知知识的联系;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协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启发学生进行对比。 研究表明,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自由回旋的余地,并有利于学生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但是,布鲁纳倡导的发现学习思想也存在着一系列的局限性。首先他无视学生学习的特点,歪曲了接受学习的本意;同时,对发现学习的界定也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此外,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水平。因此,发现学习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发现学习应根据教材性质和学生的特点来灵活安排,扬长避短,才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忽略这些,一味地无限制地推广发现学习,反而会弄巧成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