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从海湾战争到科索沃危机看美国贫铀弹种下的恶果
所属章节: :第十六章 战争法


  贫铀是生产核电站用浓缩铀时产生的副产品,其放射性是天然铀的60%,是浓缩铀的1/115。以贫铀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贫铀弹爆炸时可产生弹体灰尘,变成细微颗粒散发在空中,或落入地面和河流,从而长期破坏环境和人类的食物链,导致受污染地区的肿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的不断蔓延,并可能使婴儿一出生就患上白血病、癌症或畸形。包括联合国在内的不少国际组织认为,使用贫铀弹是一种灭绝种族行为。
  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纳对南联盟的78天的轰炸中投下了23吨的贫铀弹,它们爆炸后一部分铀芯蒸发并随风飘散,伤害人和动物的肺脏及其它重要器官。在科索沃、马其顿,塞尔维亚和黑山记录到了辐射显著升高。放射物有可能扩散到波黑、阿尔巴尼亚、希腊、克罗地亚和德国,对空气、土壤、水源、动植物造成了长期和潜在的污染和破坏,最后将威胁到50万人的健康和生命。
  美国首次使用贫铀弹是在199l年的对伊拉克的战争中。在今天,伊拉克人特别是儿童患有各种受放射性危害的疾病,而当年参加海湾战争的成千上万的美国老兵则患了“伊拉克综合症”,其呼吸器官、肾脏、皮肤、免疫系统都出现了病变。2000午3月7日,伊拉久卫生部长穆巴拉克指责说,美国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对伊拉克投放了大量的贫铀弹,致使伊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遭受严重损害,目前伊癌症患者人数比1990早增加了四倍。穆巴拉克说美国在海湾战争期间对伊南部投放了约3000吨的贫铀弹,致使该地区的癌症患者人数激增。统计显示,遭贫铀弹轰炸地区的癌症发病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3.6倍。
  
  张爱宁,《国际法原理与案例解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P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