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第七编>>概述
   上一章 | 下一章 

第七编  近代编

概述

    鸦片战争前后,由18世纪后期积累并逐步加重的社会危机已明显呈现出来,士大夫政治主动性开始复苏并有初步发展,掀起经世思潮。他们批判和揭露社会政治弊端,思考并着力解决漕运、盐法、货币等重大问题,进而探索“治法”的改革。总的看来,士大夫所思所想,没有超出帝国体制所容许的范围,他们还没有丧失对旧有社会政治秩序的信心,还在尽力维持。殖民者的侵略,主权的丧失,并没有造成思想既有脉络的断裂,而只成为士大夫经世思考中的附加问题。龚自珍、魏源是此经世思潮中的具有代表性的思想家。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开始丧失主权,并加剧了社会固有的矛盾和问题。财政拮据的清政府为了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变本加厉地对人民进行掠夺;外国商品的输入,引起了农村家庭手工业和城市手工业的衰败,土地兼并、集中日趋加重,农民阶级和封建统治者之间的矛盾激化,洪秀全等领导的农民革命爆发,建立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其势力席卷半个中国,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秩序。洪秀全、洪仁玕的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出太平天国革命思想。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士大夫群体中开始稀疏地产生“变局”意识。经过太平天国农民革命的打击,以及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刺激,“变局”意识则相对多起来,成为洋务论者共同的时局观。以中央的奕䜣和作为地方实力派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刘坤一、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号召,羡慕西方坚船利炮,举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洋务运动。应付变局,学习西方,以及与顽固派的论争,构成了洋务派思想的主要风貌。伴随着对西方社会及文化认识的深入,以及对洋务运动的反省,19世纪80——90年代初,在中学与西学、旧学与新学的思想文化斗争中,产生了早期维新思想,成为上承林则徐、魏源爱国主义思想,下启康有为等人维新变法思想的重要思想环节。
李鸿章
曾国藩
    甲午战争一役,以中国败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结束,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强烈地刺激了国人的民族存亡意识,思想界酝酿着维新变法思潮。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积极开展维新变法的理论宣传和组织活动,为变法运动提供理论依据和改革方案,推动变法实践,促成“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思潮,是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伟大探索,维新派阐述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合理性,批判准主专制制度及封建伦理道德,提倡资产阶级民权,介绍、宣传西方各种社会政治学说,等等,是此思潮的重要内容。
    戊戌变法运动虽然失败,但是维新变法思潮的启蒙作用却被延续,向西方求索真理的方向并未因之而改变。八国联军和清政府联合绞杀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帝国主义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以“保全”中国的形式,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清政府成了列强的傀儡。这激动了反清革命思潮的兴起。随着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以及反清革命思想的传播,逐渐形成了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代表的民主革命纲领,欲“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三民主义虽具有一定的幻想性,但已接触到中国近代历史的一个重要课题: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结问题。清末民初的中西方文化的矛盾和冲突,社会矛盾的加剧,促使社会思潮纷呈,呈现光怪陆离的景象。国粹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以某种特有的精神旨趣,跃动于整个社会思潮中。
左宗棠
    辛亥革命成果被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军阀、政客所攘夺,中国的社会、政治依然如故。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虽未断绝,但是与政局动荡及帝制复辟步伐相伴随,思想文化领域却出现了尊孔复古的逆流。这一切促使曾受新思想洗礼的知识分子反思并开始新的觉醒,他们猛烈地批判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及伦理道德,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的精神和思想,从而掀起一场新文化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输入及传播,则是新文化运动后期的重要内容。
    引进和学习西方学说思想上的纷杂,以及民族危机、政治斗争在思想上的影响,使得整个民国时期的思想呈现出色彩斑斓的状貌,并形成了诸多思想论争。其重要的思想论争有:“问题”与“主义之争;科学与玄学的论争;中西方文化的论争;中国社会性质及社会史的论战,等等。
    新文化启蒙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促成中华民族新的觉醒,推动各种民众团体纷纷成立。俄国十月革命,使马克思主义学说传入中国,使中国的先进分子有了新的改造社会的武器。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便开展革命活动,积极促成国共合作。伴随着政治上的国、共两党的合作与分裂,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经历了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探索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最后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