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课程内容>>第七编>>第一章
   上一章 | 下一章 

第一章  鸦片战争前后的经世思潮

    鸦片战争前后,由18世纪后期积累并逐步加重的社会危机已明显呈现出来:庞大的官吏群体贪贿成风,吏治腐败不堪。清王朝的重要军事力量八旗兵、绿营兵皆不堪驱用,“射箭箭虚发,驰马人坠地”,军备废弛。漕运、盐政弊端重重,影响国计民生。以鸦片大量输入,致使白银大量外流,银价飞涨,清政府的财政日趋恶化。由于人口激增、农业商业化,以及土地兼并严重,造成土地高度集中,“无田者半天下”,兼之沉重的赋税,使得阶级矛盾日趋尖锐,秘密结社遍及各省,农民起义不断发生。1796年爆发的川、楚、陕数省白莲教大起义及1813年爆发的直隶天理教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面临严重的社会危机,士大夫政治主动性开始复苏并有初步发展,掀起经世思潮。以龚自珍、魏源等为代表的经世派,批判和揭露社会政治弊端,思考并着力解决漕运、盐法、货币等重大问题,进而探索“治法”的改革。总的看来,士大夫所思所想,没有超出帝国体制所容许的范围,他们还没有丧失对旧有社会政治秩序的信心,还在尽力维持。鸦片战争的失败,殖民者的侵略,主权的丧失,并没有造成思想既有脉络的断裂,而它只成为士大夫经世思考中的附带问题,并且仅在少数思想家那里,才被适度对待。

第一节  士大夫经世派的兴起及经世思想表现

    士大夫政治主动性的复苏。士大夫经世派的兴起,首先表现为其政治主动性的复苏。而这种复苏,除了社会危机的刺激,更有政治上的契机——嘉庆帝扳倒和珅,政治气候出现转变。和珅在乾隆后期弄权20余年,几乎未有人敢于直接弹劾抨击。原因是乾隆帝宁可忍受和珅擅政,也不允许官僚凭借政治道德热忱而行动。嘉庆帝亲政后迅速除掉和珅,恢复和珅专权时因直言而获罪的官员的官职,并下诏求直言。一时间,出现了“下至末吏平民,皆得封章上奏,言路大开”的局面。在人事调整上,汉官在地方督、抚职任上的比例逐渐提高,到道光帝时期,甚至远远超过了满人督、抚的数量,取得主导地位。“宣南诗社”、“湛春集”等京城中下层士大夫诗文结社相继出现,尽管其不是什么政治性团体,但对于士大夫的联系具有纽带作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士大夫的活跃性。这在乾隆以前是不可想见的。
    这种活跃蔓延道政治领域,则表现为政治主动性。嘉庆亲政初年,洪亮吉上书批评朝政,指出和珅虽已经伏法,但用人行政依然如故,要求清算和珅余党。同时,还指责部院大臣们敷衍塞责,地方督、抚不以国计民生、官方吏治为急务,迁延度日,甚至将白莲教起义归咎于腐败吏治的“激变”。
    一些士大夫自觉地通过各种形式为“东林”式政治辩护,桐城派学者姚鼐撰写《翰林论》,批评翰林们借口没有言事权而逃避政治责任。表面上批评、总结明代政治弊端,实际上是在影射现实政治。学者王昶在李兆洛、赵怀玉等学者的帮助下,重印明末东林党人和复社成员的著作,意在推崇东林党人的政治和道德热忱。桐城派另一位学者方东树,反对考据学者江藩撰写、刊刻《汉学师承记》,树立考据学门户的做法,写成《汉学商兑》,从学理、价值意义等方面对“汉学”予以系统的批驳,不仅揭露“汉学”疏离于社会现实的弊端,还指出其对人心风俗——社会政治造成的遗祸,即“汉学”“只向纸上与古人争训诂、形声”,腐蚀人们的政治、道德热情。这些事实表明,士大夫政治主动性已经复苏,有了初步发展,进而营造了经世学风。龚自珍、魏源、林则徐、包世臣等一些士大夫开始关注现实社会矛盾和问题,并探寻解决矛盾和问题的出路、办法,构成了所谓“经世派”。
    经世派应对危机的思考及其理路。经世派的经世思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对社会、政治、风俗等方面不合理的现象及弊端的批判;探索漕运、盐法、货币等具体事务行政技术性改革;关于“治法”改革的相关论说。主张经世致用的士大夫批判社会、政治的黑暗和腐败。龚自珍把批判的锋芒对准腐败的官僚集团,并触及到君主专制制度。张际亮对国库空虚、官吏怠惰的局面忧心忡忡,并揭露官吏对百姓的压榨与欺凌,流露出对下层民众的同情。沈垚揭露士风的无耻与颓败,指责其不顾国计民生,自寻快意的行径。经世派出于明学术、正人心,倡导经世学风的目的,对于疏离现实的学风予以批判。魏源认为,考据学“锢天下聪明智慧,尽出于无用之一途”。沈垚批判汉学家舍本逐末的学术道路,,揭露其所造成的“学术衰而人才坏”的恶劣影响。龚自珍、魏源对于宋明理学、乾嘉考据学都有批判,认为其面目虽然不同,但在脱离现实,无助于现实的改善上都是一样的。大力倡导经世致用,呼唤“以经术为治”的西汉学风。
    漕运(南粮经运河北运京师)自唐朝以来,逐渐成为王朝的财政大事。清承明制,漕粮征收后,由政府负责军运,设立庞大的漕运机构予以管理,以屯田旗丁为运丁,雇佣水手运输。行之既久,形成了依托漕运体系的诸种利益集团,层层中饱私囊,致使漕运成本极高,又以漕粮浮收,加派在百姓身上,从而加重了百姓负担。又运河常常为黄河泥沙所梗阻。面对这种局面,包世臣借鉴元明海运经验,主张借助社会商业运输力量,实行海运,以消除漕运积弊。并于道光前期付诸实施,获得初步成功。
    盐税占清政府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在制度上承袭明代,采用官府监督下的专商垄断。其弊端是,有关人员层层盘剥,致使官盐价格过高,兼之官员、盐枭走私频繁,致使官盐销路不畅,严重影响清政府的财政收入。魏源、包世臣等主张听任商贩自由销售,不仅可以使民间盐价降低,还会增加政府财政收入,于国于民有利无害。道光中期,在陶澍主持下实行的淮北盐法改革——以票盐取代纲盐,听任商贩纳课领票贩盐,就是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实践。
    清代的地丁合一征银及商业化的加强,使整个社会对白银的需求增加,而17世纪中期以来的世界贸易危机,以及鸦片输入的逐步增加,白银大量外流,又使白银总量趋于缩减。从而造成银钱比价倾斜,银贵钱贱。影响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还使百姓在折银纳赋过程中遭受额外的剥削。面对这种情况,王鎏等人主张加强政府的直接控制,禁银行钞。魏源等人虽不主张废银,但以下层民众的实际需要为观照,主张以钱为本位,使“银听命于钱”,从而改变白银短缺对国计民生所造成的影响。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