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魏源
|
魏源 |
魏源(1794——1857)字默深,湖南邵阳人,官至内阁中书。嘉庆末年,从刘逢禄学习《春秋》公羊学,认同并倡导西汉“以经术为治术”的学风。道光年间,为江苏布政使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还先后为贺长龄、陶澍、林则徐等官员筹划漕运、水利及盐政改革等事宜。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府,参与筹划浙江前线的抗英斗争,并作《圣武记》,激励清朝统治者,振兴武备,抵御侵略。后来又编写《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历史、地理。咸丰年间,,在江苏高邮组织团练,抵抗太平军的进攻。其著述丰富,主要有《元史新编》、《古微堂集》、《老子本义》、《诗古微》、《书古微》等。
抵御侵略的思想。鸦片战争后,魏源以林则徐《四洲志》为蓝本,编写了《海国图志》,在抵御、反抗西方侵略上进行了探索性思考。他总结鸦片战争中抗英斗争的经验教训,根据敌我上方的优劣之势的对比,认为中国“守外洋不如守海口,守海口不如守内河”。在军事力量支配、使用上,认为“调客兵不如练土兵,调水师不如练水勇”。这一主张的核心思想, 就是利用一切可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中国的优势对付侵略者的劣势,从而实现遏制、打击敌人的目的。
|
海国图志 |
魏源认为清朝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是内政方面的问题,官僚集团腐败,缺乏人才,有陋习,有人心之积患。主张以应对现实问题的实学去培养人才,“以实事程实功,以实功程实事”。消除官僚集团中虚伪、卑劣的心理和腐败习气。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把“师夷长技”作为战胜侵略者的手段和途径,把“制夷”确定为“师夷产技”的目标。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个方面:战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
此外,“夷”之其它有益于民用的技术发明创造,也是中国人值得学习的。魏源希望通过学习“夷之长技”,“风气日开,智慧日出”,赶上甚至超过“西海之民”。这是自明末徐光启以来又一次提出“会通赶超”的观点,是对那些自甘昧于“夷”情,由虚骄自大而丧失信心的因循守旧者的批判,充满着理性和信心。
魏源发现西方列强的优长不仅仅在于技艺,还在于发达的工商业和“不立王侯”的民主制度。因为他看到了“夷”人挑起战争的目的以及背后的经济力量支撑,认识到中国经济上的贫弱,以及“银荒”等问题,所以又提出了“款夷”的思想。即在严禁鸦片输入的同时,和西方各国进行平等的商业贸易。其中蕴含着后来思想家所提出的“商战”思想。
在中西比较的思想框架里,魏源对美国的联邦共和制,表现出赞羡之情。认为美国的总统由民众选出,不世袭,四年一选举,“一变古今官家之局”,是万世无弊的制度。不仅体现出他对新的政治制度、政治模式的初步认识,也反映出他对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批判取向。
结合魏源对现实社会政治批判,对西方社会政治的认识及态度,他的思想达到了时代所能容许的高度。从近代思想的前后连续性上看,他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
强调实践的认识论及讲求进化的历史观。魏源能够理性地面对现实,能够积极地以新的视野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其历史观和认识论有一定的关系。他认为历史是进化的,反对那种泥古、美化上古的观念。他根据对中国历史的分析,以具体的历史事实阐发“世道愈进”“后胜于前”的历史进化观点。在刑罚、用人制度及政治制度上,后世都比三代进步:汉文帝废除肉刑,三代刑酷而后世刑宽;用人取于世家大族变为以科举选拔人才,封建变为郡县,也是后世胜于古代的例证。在物质生活和礼乐文化上,后世也比古代进步。那么,是什么造成了历史的变化发展?他的解释体现出辩证法的思想。他说:“,天下物无独,必有对”,“两高不可重,两大不相容,两贵不可双,两势不可同。重,容、同必争其功。何耶?,有对之中必一主一辅,则对而不失其独。”意即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两个方面的统一,使事物出于稳定的状态,两个方面矛盾斗争,则推动事物的变化发展。
他认为历史的进化是一种客观的必然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是古代的圣王复生,也“不能使甲兵是世复还于无甲兵”,“不能使刑狱之世复还于无刑狱”,“不能使歌舞之世复还于无歌舞”。圣王之所以成就大的功业,就在于顺应历史变化的趋势而随时通变,采取相应的措置。他指出,“三代以上,天皆不同今日之天,地皆不同今日之地,人皆不同今日之人,物皆不同今日之物”,“宋儒专言三代,三代井田、封建、选举必不可复”。他断言道:“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绳古,是为诬古。诬今不可以为治,诬古不可以为学。”他要把“学”与“治”、理性和价值统一起来,顺应历史变化的趋势以求治道。在社会现实价值上有明确的标准,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
他在认识论上继承了王夫之、颜元等人的观点,强调实践是获得正确认识的源泉。针对士大夫的习见,指出,士大夫若承担起天下的重任,必须睁开双眼正视现实,深入现实,因为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存在变化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具体情况不同,闭目塞听,是不能寻求到妥善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的,即“闭门造车,出门未必合辙”。他以具体的经验事例说明了实践出真知的观点,他说,与事物有实际的接触才能了解事物,在实干中才能明白成功的艰难,怎么会有不经过实践就能通晓事物的道理?他认为,披览五岳地图的人,以为自己了解山,其实不如五岳樵夫一双脚板的作用;照着书本谈论苍茫大海的人,以为自己了解海,其实赶不上海上商人对大海的真实一瞥;捧着菜谱谈论佳肴滋味的人,以为自己懂得菜肴滋味,其实赶不上厨师亲自一尝。
魏源并不反对从书本获取知识,所针对的是士大夫以古绳今、昧于变化的习见,所强调的是对现实切实发挥作用的知识的获得。是从哲学意义的本原处论说。在那个“文类治世,名类治世,声音笑貌类治世“的社会里,这种主张体现出元气淋漓之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