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位置…第十三章…第二节 前线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第二节   前线轨道理论及其应用

 

一.前线轨道理论

当原子间发生化学反应时,价电子起关键作用。前线轨道(frontier orbital)理论认为,与原子的价电子相似,分子具有前线轨道,分子发生反应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前线轨道决定的。前线轨道是指已有电子占据的分子轨道中能量最高的分子轨道,简称为最高已占分子轨道,通常用HOMOhighest 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表示,和未有电子占据的轨道中能量最低的分子轨道,简称最低未占分子轨道,通常用LUMOlowest un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表示。例如13-丁二烯有从ψ1ψ4四个能量依次升高的π分子轨道。其中ψ1ψ2是成键轨道,ψ3ψ4是反键轨道。13-丁二烯的4个π电子,其中2个占据ψ1轨道,另2个占据ψ2轨道,ψ3ψ4则是空的。ψ2轨道的能量比ψ1高,因此ψ213-丁二烯的HOMOψ3轨道的能量比ψ4低,故ψ3LUMO。对于化学反应来说,以热作为化学变化能源,基本上属于基态化学。利用加热使13-丁二烯发生周环反应,可以认为是基态时的反应。在基态时,电子一般是成对的,因此可以说,在基态时,13-丁二烯的ψ2HOMOψ3LUMO。在光的作用下,分子吸收光能,分子中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较高的能级。对于13-丁二烯,是一个电子由ψ2轨道跃迁到ψ3轨道,此时分子处于激发状态。在光的作用下,可以理解为分子的激发态的反应。因此,在激发态时,13-丁二烯的ψ3HOMOψ4则是LUMO。分子的HOMO对轨道中的电子束缚力较小,具有给电子的性质。LUMO因是空轨道,故具有接受电子的性质。单分子反应,前线轨道只涉及HOMO,而双分子反应,前线轨道则涉及HOMOLUMO

前线轨道理论比较简单和直观,故为人们所喜用。但分子在实际反应中,并不是只有能量最高的电子发生变化,而是所有电子的能级几乎都要发生变化,这是其不足之处。

二.前线轨道理论的应用

1.解释电环化反应

(1)          含有4n电子的体系  现以反,反-24-己二烯闭环生成顺-和反-34-二甲基环丁烯为例说明如下。

反,反-24-己二烯加热生成反-34-二甲基环丁烯,而在光照下,则生成顺-34-二甲基环丁烯。

    24-己二烯闭环成取代环丁烯时,C-2C-5之间要形成一个σ键,则需要C-2C-5P轨道相互交盖,同时C-2C-5的杂化状态由SP2转变为SP3杂化。在C-2C-5之间形成σ键时,需要使二烯体系的两端旋转,这种旋转只能有两种可能的方式:一种是在闭环过程中,二烯体系两端所连基团围绕着两个键都向同一方向旋转(都按顺时针或都按反时针方向旋转),叫做顺旋(conrotatory);另一种是向相反方向旋转,叫做对旋(disrotatory)。按照前线轨道理论,热化学闭环时,是基态的反应,24-己二烯的HOMOψ2,它对轴是对称的。若在C-2C-5之间形成取代环丁烯的成键轨道,只有顺旋才能使C-2C-轨道的相同位相重叠,经杂化使两个杂化轨道处于相同的位相,故可成键。若对旋则使C-2C-轨道处于的相反的位相,即处于反键。故在加热下旋转方式只有一种,即顺旋是对称允许的,而对旋则是对称禁阻的。按照这种顺旋方式闭环,产物是反-34-二甲基环丁烯。

反,反-24-己二烯ψ2的顺旋和对旋

在光照条件下,反,反-24-己二烯分子吸收能,ψ2轨道上的一个电子被激发到ψ3ψ3就由原来的LUMO变成了HOMO。当C-2C-5之间形成σ键时,也有两种可能的旋转方式:顺旋和对旋。但ψ3不同于ψ2ψ3面是对称的,因此只有对旋才能使位相相同的瓣重叠,而顺旋则不能。与热化学闭环相反,光化学闭环按对旋方式进行,产物是顺-34-二甲基环丁烯。

反,反-24-己二烯ψ3的顺旋和对旋

2)含有电子的体系  现以反,顺,反-246-辛三烯闭环为顺-和反-56-二甲基-13-环己二烯为例说明如下。

反,顺,反-246-辛三烯加热只生成顺-56-二甲基-13-环己二烯,而光化学反应则只生成相应的反式异构体。这与反,反-24-己二烯形成显明的对照,其立体化学关系恰好相反。

按照前线轨道理论,在加热时,反,顺,反-246-辛三烯的HOMOψ3,它是面对称,C-2C-7轨道位相相同,若使之成键,闭环时需按对旋方式才能使位相相同的瓣重叠,而顺旋则不能。即对旋是对称允许的,顺旋是对称禁阻的。在加热下,对旋闭环产物是顺式异构体。

反,顺,反-246-辛三烯ψ3的对旋

在光照下,反,顺,反-246-辛三烯ψ3轨道上的一个电子跃迁到ψ4轨道上,这时HOMOψ4轨道,它对C2轴是对称的,C-2C-7轨道位相相反,只有顺旋才能使相相同的瓣重叠,而对旋则不能。即顺旋是对称允许的,对旋是对称禁阻的。故在光照下闭环,产物是反式异构体。

共 2 页  1  2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