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我国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经济高速发展相比,其发展速度还是相对缓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教育投入长期不足,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滞后,严重地制约教育的健康发展。我国现行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用于教育投资支出的力度不足,教育经费在财政分配中所占有的比例不稳定 伴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了一定的增加,但从投入水平和实际需要来看,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水平总体偏低,不仅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甚至也远低于韩国等新兴工业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 1993年,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要求将政府拨款作为发展教育的主要资金来源,为保证有足够的教育经费来源,政府规定到2000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要达到4%;政府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的比例全国不低于15%;省级政府一般应达到20%以上。然而,令人忧虑的是,虽然近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量在不断增加,但占GNP的比例一直在2-3%之间徘徊。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2002年世界竞争力年鉴评价,我国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很低,在49个参评国家和地区中位于第47位。该比例至2001年达到最高,为3.19%,离4%的目标尚有一定距离。 导致政府用于教育投资支出力度不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政府的支出是多种多样的,教育投资相对于经济建设投资来说,效果的产生相对缓慢,且不容易衡量。因而,出于追求政绩或短期利益,各级政府把主要资金都投资于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直接相关的经济项目上,而不大愿意投资于教育事业。另一方面,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使财政收入更多地向中央政府转移,地方财政收入相对减少,造成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