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学生、家长对高中办学模式的选择意向

对这8种高中办学模式的选择,40%的家长选择三年制普通高中,16.1%的家长选择“3+1”模式,13.3%的家长选择课程分流模式,12.2%的家长选择“3+短”模式。对于其它模式,家长选择的较少。可见,大多数家长仍把升学作为第一位的考虑。从学生最喜欢的模式是课程分流模式,最冷淡的模式“3+短”模式,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模式既能保证个人升学的目的;又可兼顾职业教育,有较大的自主性。

但客观上说,高中分流是适应我国“转型”时期经济建设对人才需求的,对于因材施教和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将来生存发展,立足社会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应理性看待高中分流模式,改变传统观念,充分发挥高中分流模式的优势,使其更有利于满足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3.两种典型的高中分流模式

(1)“2+1”模式

指学生在完成高一、高二年级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课的学习任务后,高三按职业教育、升学教育分开教学,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普通班以高考为目标,职业班增开相应的职业技术课。职业班的学生经过文化考试合格后,可获得普通高中的毕业证书,同时参加专业技术考试,合格者,可获得劳动局颁发、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相应技术等级证书和上岗证书。这些学生可优先进入劳务市场参加工作。当然这种模式需要相应的职业配套系统。

(2)“三年一贯制,渗透职业教育”模式

这种模式是从高一新生一入学就开始分为普通班和职业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和社会需求考虑选择志愿,普通班和职业班有不同的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活动安排。职业班保证文化课的主体地位,开齐国家规定的高中课程,保证使毕业生会考合格,在此基础上,安排一定的职业技术课,三年一贯,逐年渗透,使学生对所学专业和技能熟练掌握。

4.一个典型实例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裕县实验中学是一所重点中学,该校经过几次社会调查后发现:(1)该校每培养256名本科生,只有一名回到本县参加经济建设;(2)1986-1989年四年间,全省闻名的富裕老窖酒厂录用该校毕业生30名,而且需求仍然很大;(3)省农村重点中学升学率一般在30-70%之间,这种状态长期内不会改变。经过几次这样的调查,该校从当地实际出发重新确立了办学的方向,其具体做法是:

(1)依据教育方针和本县情况,制定出共同的培养目标和县情目标

共同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现代科学知识,独立思考能力。

县情目标:根据该县为多民族聚居的半农半牧县和工业以酒、乳、磷、啤、包(包装材料)为龙头的先进县的情况,把县情培养目标定义为:热爱家乡,掌握党的政策,了解酒、乳、磷、啤的生产原理等知识,对学生提出明确的五育要求。

(2)根据目标,对高一、高二年级的劳动技术课进行改革,在高一开设奶牛饲养和简单牛病防治,高二开设酒、乳、磷、啤、包生产原理,并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

(3)从高三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流。职业班在完成文化课的基础上,上学期根据社会用人计划开设劳技课,下学期组织生产实践,参加省毕业考试后,由学校推荐、用人单位考核后择优上岗。

该校对分流教育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成为一所著名的特色学校。①

1  2


①崔相录:《中小学多样化.特色化大趋势》 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