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程改革 在素质教育进行中,我们逐渐发现课程设置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单一性不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不利于学校办出特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主要还是针对升学的,面对高考,重视语数外等核心学科,而对美术教育、音乐教育、劳动课漠然视之。中小学基本不开设选修课;教材内容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科学性,而忽视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有些教材缺乏可 读性和启发性。这些课程上的弊病导致了许多问题,诸如学生觉得学习了无趣味,天天在语数外等核心学科中打转,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学生几乎和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无缘。学生常常感到书包是如此沉重,学校生活也变得没有任何吸引力。一些被视为“边缘”学科的教师也在学校中处于弱势状态,久而久之,积极性逐渐衰减。针对这种情况,我国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这次新课改几乎涉及到中小学各个学科领域,它的规模也是全国性的,包括城乡各个学校。新课程改革制定了新的课程标准,根据素质教育的理念出版了实验教材,并在全国的几个地区选取了推行实验教材的实验学校。在课改方案的制定上,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和全国从事课程研究的工作者均踊跃参与,目前新课程改革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评价方式的改革是师生关系的变革以及课程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关于课程改革以及评价方式的改革将分别在第7章和第5章有详细的阐释,请见连接。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