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后现代课程观

(一)后现代课程观的形成 

 20世纪下半叶,欧洲大陆上兴起了以反现代、反本质、反整体性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思潮。这一变革潮流深刻地影响着文学、艺术等社会的各个领域,使其发生了看似平常其实很不平常的变化。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课程专家将后现代主义的思想观点引入课程理论研究,关心在后现代状态下,如何构建一种新的课程,以摆脱现代主义教育所带来的弊端的理论和观点。后现代课程观是多元的课程观,它不再像泰勒(Frederick Taylor)只关注课程的目标及其实现,而是关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发展;对课程本身来说,不仅是只关注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而是注重理解课程在文化、历史、政治、生态平衡、美学等方面对人类状况、社会结构、生态领域的影响。后现代课程理论以美国路易安那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课程理论专家小威廉姆 E. 多尔(William E. Doll, Jr.)的后现代课程观最引人注目,也代表了这种理论的最新发展,下面着重阐述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及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启示。

多尔在他的《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从混沌学原理出发,吸收了皮亚杰的生物学世界观以及自然科学中不确定原理、非线性观点以及杜威(John Dewey)经验主义思想,勾画出其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框架。多尔认为后现代主义课程应该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透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作为一种模体,它自然没有起点和终点,但它有界限,有交叉点予以界定,充满相关的意义网络。课程越丰富,交叉点越多,构建的联系性越多,随之意义也就越加深化。多尔认为后现代的课程应该是形成性的而非预先界定的,不确定的但却有界限的课程,一种探索并不断扩展的网络所构成的课程,即4R课程(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和严密性rigorous)。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