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及评价 《研究性学习指南》把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分为进入问题情境阶段、实践体验阶段和总结表达交流阶段三个阶段。有学者设计了一个实施流程:知识背景准备阶段――选题立题阶段――组织课题小组,制订研究方案阶段――实施阶段――分析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阶段――展示成果阶段――总结反思阶段。当然其详细过程可以根据具体的课题情况而有所不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必须做到全员参与、任务驱动、形式多样、课内外结合,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评价,应更重视过程、体验、应用和全员参与。研究性学习在评价的功能上,要注重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与提高;在评价的取向上,要注重学生主体学习过程的多元化体验;在评价的技术上,要注重量化与质性评定的整合;在评价的内容上,注重学习情境和问题设计的真实性和情境性。在此原则的指导下,具体的评价方法有档案袋评价法、实际操作评价法、文章与作品法、展示与交流法、口头演说法、讨论法、作品选、答辩会等方法。 参阅:1.《上海市七宝中学“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评价细则》,《教育发展研究》2001,6 2.柏彬,《上海文来中学初中研究型课程实施方案》,《教育发展研究》20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