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网络课程

 

(第十三章)第二节  教学评价的方法与技术

    三、对测验分数的解释与报告

   (一)相对评分与绝对评分

      通过测验所获得的结果必须按某种评分标准予以解释和处理。一般来讲,学校教育上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分标准包括相对评分和绝对评分两种。

    相对评分relative grading)就是以其他学生的成绩为依据,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等第制”,并与常模参照评价的原则相对应。相对评分是按照统计学上的常态分布的原理,将学生分数的高低,按比例分配为五个等级。各等级所占的百分比分别是:优占7%、良占24%、中占38%、及格占24%、不及格占7%。相对评分的优点是可以从每个学生所得的等第看出在班上的相对位置,例如,得优的人,其成绩优于其他93%的人,得良的人,其成绩好于其他69%的人,而不及格的人属于全班最差的那7%的人。相对评分的缺点是:班上学生的分数未必是常态分布,硬性规定学生中只能有7%的人得优秀,而且必须有7%的人不及格,显然很不合理。另一种常见的变通的相对评分法是将学生卷面上的分数按从高到低直接排序(所谓的排榜法)。这种方法不受常态分布原理的制约,只注重学生之间在分数上的比较和相对位置,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外来动机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很大竞争压力。

    绝对评分absolute grading)是以学生所学的课程内容为依据,学生的分数与其他同学的回答情况没有关系,相当于我们平常所说的“百分制”,并与标准参照评价相对应。绝对评分是以100分作为学习达到掌握程度的标准,对每份试卷给予一个分数。在百分制中,一般规定60分为及格,代表着应达到的教学目标中规定的最低成就标准。在实际使用绝对评分法时,学生的成就可直接用卷面分数来表示,也可用等第来表示,例如,优等代表90分以上,良代表80-89分,中代表70-79分,及格代表60-69分,不及格代表60分以下。绝对评分的优点是简单易懂,只要测验的命题确实能够与教学目标相配合,就可以由学生在试卷上的分数来评价他对教材的学习达到何种掌握程度。学生达到优秀标准的人数不会受比例的限制,如果全班学生的成绩均达到90分以上,那么,全班学生的成绩都是优秀。绝对评分的缺点是不易了解某个学生在班级中的相对位置,尤其是当试题过难(学生得分都很低)或过易(学生得分都很高)时,难免因试题缺乏鉴别力或区分度而失去评价意义。

   (二)学习结果的报告

    经过测验并评定分数后,要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以某种方式报告给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报告学习结果的最常见的方式是成绩报告单。将成绩报告给学生本人及学生家长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及其家长获得学生在校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以便对今后学习进行调整和改进。

    为了使成绩报告能起到加强学生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作用,教师在向学生及其家长报告测验成绩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数报告力术准确、全面。仅仅以某一次的考试成绩作为学生学习某门学科的学习水平,常常不够准确,也不够全面。良好的成绩报告,不仅要报告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而且也报告学生经常性的小测验,单元测验的成绩。在报告中提供多种成绩信息,有助于提高评价的信度与效度。

        2.要对评分的标准或分数的含义作出适当的解释。仅仅报告一个分数(如90分)或等第(如优秀),而不对评分标准做适当的解释说明,常常不能使学生及家长理解该分数或等第的实际含义。比如,一个学生得90分,如果是按绝对标准评分,那么,该成绩是优秀,并代着对所学科目高水平的掌握。如果是按相对标准评分,那么90分未必一定是优秀,这要看其他学生的成绩好坏而定。如果其他学生的成绩大多数都低于90分,那么,90分可称为优等成绩;如果其他学生的成绩大多数都高于90分,那么,90分就称不上优等,而可能是中等以下的成绩。

         3.要使学生和家长认识到分数或等第通常不具有绝对的价值,只代表一种相对的意义。因为任何测验都不是一把绝对无误的尺,用这把尺测得的分数也不是绝对精确的,而只是对学生成绩的最佳估计而已。要学会用发展的、变化的眼光看分数,而不要把它看成是静止的、不变的。

         4.鼓励学生本人参与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并用非测验因素如测验时的主观状态、平时的学习动机与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环境等对取得的学习成绩加以补充说明或归因,从而增进学生对成绩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接受程度以及改变不良成绩的动力。

         5.从保护学生及家长的自尊心的角度,成绩的报告不要采取公开的形式,而应采用一对一的形式。尽量不要让其他人知道某个学生成绩的好坏,以免给一些学生造成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主    页  教师简介  课程简介  在线学习  案例实验  教学大纲  学习资源  影音资源  思考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