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位置:第三章第一节

  

第一节   数学课程的一般问题

 

 

这里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是课程和数学课程的含义,二是影响中学数学课程设置的因素分析。

一、课程和数学课程的含义

什么叫课程,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有的辞书上对课程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功课的进程”;二是指教学的科目,可以指一个教学科目,也可以指学校的或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或一组教学科目。陈侠在《课程研究引论》一文中指出:“课程”这个教育术语,是一个用的最普遍的教学术语,也是一个定义最差的教学术语。作者介绍了一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把课程看作“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作者认为,这样解释课程是把受教育者在学校范围内所引起的文明行为的养成、思想品德的提高、知识技能的增长、身体素质的改善等等都包括在课程的概念之内,而且不限于课内活动,也包括课外活动,但把学习者在家庭和社会所受的影响排除在外,这是一种对课程的广义理解,相当于我们所理解的教学计划。较窄一点的理解是把规定在日课表里的各项教学活动才算作课程的范围之内。例如,中学数学课程有《初等几何》、《初等代数》、《平面三角》、《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以及《微积分初步》等等。最狭义的理解甚至认为只有为了从学校毕业取得学分而修习的学程,才算作课程。上面提到的三种宽窄的课程含义,实际上是根据涉及的教育内容来解释的。从教育内容上来说,课程的含义广一点好,这是因为学生所受的教育不仅来自学校,而且来自社会、家庭;不仅来自课内,而且来自课外。因此,可以认为:课程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在一定时期内使学生达到规定的培养目标,完成规定的教育任务所设计的教育内容。这里的内容,不仅指内容本身,而且还包括内容的安排、以及内容安排实现的进程和期限等。这样,课程既可指一个学习阶段的全部教育内容,如中学课程,也可指一门学科的教育内容,如数学课程、语文课程等。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也包括课外活动的内容。

为了更清楚起见,我们把“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之间的关系作一说明。“课程”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课程”的含义最为广泛、概括。也就是说,“课程”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而“教学计划”是“课程”的总的规划;“教学大纲”是具体学科的规划;例如,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是对数学学科的规划;“教材”是具体知识内容的体现。

根据上面对一般课程的理解,我们认为,中学数学课程是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根据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前人已经获得的数学知识中间,有选择地组织起来的、适合社会需要的、适合教师教学的、经过教学法加工的数学学科体系。它主要涉及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选什么内容?——应当选择哪些数学知识作为中学数学课程内容。一般来说,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根据时代对培养人的要求来进行,时代要培养什么样规格的人才,数学课程就应当选择相应的内容,使所选择的内容能充分满足时代的需要。这就是说,选择课程内容要与社会的政治、经济相适应,要反映这门学科最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

第二,为什么选这些内容?——所选择的内容不仅要具备“社会价值”,既满足社会需要,而且还要有“智力价值”,既能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品质等方面的形成和发展。

第三,如何安排内容?——内容确定之后,就要确定内容的量、质方面的要求,确定教学时数和教学进程,并把它组织成一个既符合数学的逻辑发展,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的体系。也就是平常所说的作“教学法”的加工。

这样来理解中学课程,至少说明了以下几点:

1、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这是因为课程体现了社会的要求、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要改革教育(教学)必须改革课程。

2、要改革中学数学课程,应该从三方面入手,既选什么内容?为什么选这些内容?如何安排内容?

3、中学数学课程内容是人类已经获得的数学知识的一部分,这决定了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是接受前人创造的数学知识。

4、数学课程是一个学科体系。作为一个体系,就必须是精心安排组织的;作为一个学科,就必须是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因而要作必要的教学法加工,使学生能够接受。

综上所述,在设置中学数学课程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1、课程与社会的关系。课程是不是反映社会的要求并符合社会发展的进程。

2、课程与知识的关系。课程是不是反映数学学科最基本的规律性的东西。

3、课程与学生的关系。课程是不是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是不是促进他们的智力和态度等的发展来建立知识结构体系的。

4、课程与教师的关系,课程是不是适合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利于教师的教学。

二、影响中学数学课程的因素分析

在上一节的讨论中已经涉及到了影响课程设置因素,这一节将对各因素作具体的分析。影响课程设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来自课程内部的因素,有又来自课程外部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是课程改革、更新、发展的基本依据和必须条件。概括起来,大致有益下流各主要的因素:社会因素、数学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教育理论因素、课程的历史因素。下面我们逐一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