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程 →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文献 发现学习研究简要回顾
 主题: 发现学习研究简要回顾
发现学习研究简要回顾



    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寻找来获得问题答案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特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主张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而学习的教育家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第斯多惠和卢梭以及后来的斯宾塞、杜威等。在美国的进步教育运动中,发现法与活动课程被联系在了一起,成了倍受重视的教育方法。这与当时的两种重要观念密切相关:其一是对形式、机械、无效的传统教育的强烈不满,其二是对儿童中心论的提倡。另外,这也与教育目标的新倾向有关,即强调使每个儿童都成为有判断力和创造性的思考者。然而进步教育渐渐暴露出了诸多弊端,以失败告终。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卫星发射震惊了美国朝野,引起了美国人对教育的不满。布鲁纳等领导了这次教学改革运动,发现学习成了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发现学习的方法曾在实际教学中以各种形式得以较广泛的采用。但是发现学习也因种种局限而受到了一定批评,比如,花费时间多;适合于自然科学的学习,而不适合于艺术科学的学习;主要对优等生有利,等等。20世纪80、90年代,传统教育的机械、被动和无效再次受到人们的批判。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下,以学习者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基础来改革教学,这些思想又成了众多教学改革模式的基本思路,发现学习又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以往不同的是,研究者已不再把哪一种学习方式奉为唯一合理的学习方式,而是承认每种学习方式的合理之处,实现各种方式在教学和课程中的整合。在研究中,研究者不再只是对比发现学习与传统教学孰是孰非、孰优孰劣,而是对发现学习本身的过程、机制做了更深入的研究,探讨如何发挥发现学习的优势,促进这种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另外,当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计算机模拟技术为发现学习的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计算机模拟可以很方便地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探索情境,而且可以同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学习支持,以引导、帮助学习者完成发现任务。计算机模拟环境下的发现学习成了发现学习研究的热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