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概论
Jiao Yu Xin Li Xue Gai Lun
 

 


概念

 

    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人们可以感知一个具体的事物,但感觉和知觉只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属性,即事物的表面现象。例如,人们可以感知许多不同的鸟,反映它们的大小、外形、羽毛颜色等特点。通过思维对这些感性经验进行加工,就能够进一步把握各种不同的鸟所共有的属性,即鸟的本质特征:鸟是有羽毛的动物,这就是鸟的概念。概念从整体上概括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比感觉知觉能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客观事物。概念是以词来表示的,但概念并不等同于词。概念构成词的意义,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同一个词可以

表示不同的概念,而同一个概念可由不同的词来表示。

  概念的外延和内涵 概念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该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一切事物。鸟的概念的外延是所有各种各样的鸟。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鸟的概念内涵包含鸟有羽毛和鸟是动物。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的。外延确定以后,内涵也会随之得到确定,反之亦然。它们之间还存在一种相反的关系。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增多,其内涵就会减少;如果一个概念的内涵增多,其外延就会减少。鸟这一概念的外延少于动物这一概念的外延,因为动物的外延包含了鸟和所有其他的动物,但鸟的内涵却多于动物的内涵。因为鸟除具有一切动物的共同属性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动物的特殊的属性,如有羽毛等。因此,可以用增加或减少概念内涵的办法对概念进行限制或概括。真正地掌握一个概念既需要正确地把握它的外延,也需要正确地把握它的内涵,否则就会发生不合理地扩大概念或不合理地缩小概念这类错误。如果将“会飞”的属性加进鸟这一概念的内涵,就会将不会飞的鸭鹅排除出鸟的外延。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关系对掌握概念,特别是把握概念之间的关系十分必要。

  从概念的外延来看,可以区分出单独概念、普遍概念和集合概念等。单独概念是关于某一特定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只有一个事物,如“黄河”、“鲁迅”、“北京大学”等;而它的内涵仍然带有概括的性质,它是人们有关某一特定事物的各种知识经验的概括。普遍概念是关于一类事物的概念,它的外延包括全部同类的个体,如“房屋”、“汽车”等。集合概念的外延是一些事物组成的集合体,如“花束”、“词汇”等。一个集合体所具有的属性,并不一定为它的组成部分所具有。

  从概念的内涵来看,概念可区分为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实物概念是关于事物的整体的概念,它反映完整的客体的本质属性,如“飞机”、“椅子”等。抽象概念不是关于事物的整体,而是关于事物的某个属性、状态、与其他事物的联系的概念,如“硬度”、“运动”、“平等”、“价值”等。这些属性、状态、联系等都是从完整的事物中分离出来的某个方面。一些实物概念和抽象概念同时又是普遍概念。实物概念一般都与表象有密切联系,甚至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感性成分。当人们头脑里出现某个概念时,会同时出现与之有关的表象。抽象概念与表象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是通过更具体的概念间接地与表象相联系的。例如,运动的概念需要通过某种特定物体的运动与表象发生联系。这也是抽象概念比实物概念难于掌握的一个原因。

  概念的功能 概念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人类知识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概念的内涵随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每一代新人都要通过掌握已有的概念来获得社会积累的知识经验,才能得到正常的心理发展并参加到社会生活中来。

  人通过各种感官得到的感性经验是极其丰富多样的,即使对于同一事物,人在不同条件下所得到的感性经验也是千差万别的。感性经验具有很大的变异性。但是,在感性经验基础上形成的概念却是相对稳定的。因此,概念成为人们有关某种事物的全部知识经验的核心,使有关的知识经验能够围绕这个核心组织起来,构成一定的系统。个人经验的系统化有利于知识经验的记忆,为人们获得新的知识经验提供必要的内部条件,也使人们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于各种不同的情境。这方面的一个突出的实例就是再认,即当过去感知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在一个人的面前时,他能够知道这个事物是什么。在一类客体中,只要人们曾经感知过一些个体,当其他过去未被感知过的个体出现时,人们也能在不同程度上加以再认。认知依赖于人们已经掌握并存储在记忆中的有关概念。当人们再度感知某一事物时,存储在记忆中的有关该事物的概念就会被激活,经过思维操作,将当前感知的事物纳入相应的概念中去,这样也就实现了再认。越是熟悉的东西,这个过程越简短,再认也越迅速和准确。概念在人的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有高度发达的抽象思维。它借助于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判断由概念构成,推理是从几个判断中引出一个新的判断。概念构成人的思维的基本单位,人们已经掌握的概念的数量和程度直接影响着思维的进程和水平。

  人工概念 心理学主要研究现实事物的概念,即自然概念。但为了研究的方便,在实验室中也应用所谓人工概念。人工概念是对某些自然概念的模拟。它是由实验者人为地将事物的几个属性结合起来制造出的一个概念。应用一定的实验程序,让被试来发现实验者所规定的各种属性,从而掌握该人工概念。例如在J.布鲁纳、J.J.古德诺和G.A.奥斯汀于50年代初所做的人工概念实验中,每张卡片都画有一个图形。图形的形状、颜色、数目和边框数是构成每一特定图形的4个维量。 每个维量又分3个水平,即各具有3个属性(值)。如形状这一维量有十字、圆形、方块3个属性;颜色有绿、黑、红;图形数和边框数也各有3个属性。每一张图片都具有4个维量的各一个属性,于是每一图片都与另一图片有14个维量(属性)的区别。这样就可以组成81(3×3×3×3)张不同的图片作为实验材料。利用这些图片进行人工概念实验时,实验者事先规定某个维量的某一属性(如红色)或几个维量的属性(如红色方形)为某人工概念的特有属性,类比于自然概念的内涵。这些维量和属性称作有关维量和有关属性,其他则称作无关维量和无关属性。凡具有所规定的全部有关属性的卡片称作概念实例或肯定实例,即属于该人工概念的外延;凡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所规定的有关属性的卡片称作否定实例。如果将图形的红色作为有关属性,则凡是具有红色图形的卡片,不管图形的形状和数目如何,也不管边框数的多少,均为肯定实例,都属于本概念之列;而没有红色图形的所有其他卡片均为否定实例,都不属于本概念,而属于非红色图形之列。这种具有一个维量的概念称作单维量概念。如果将红色方形定为有关属性,则不管其图形数目和边框数目如何,凡具有红色方形的卡片均属肯定实例,而其余卡片都为否定实例。这种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维量的概念称作多维量概念。有关维量(属性)的数目直接影响一个刺激总体中肯定实例的数目,有关维量(属性)增多,肯定实例就会减少,反之亦然。这体现出概念的外延和内涵的相反关系。当实验者指出一个肯定实例后,被试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指出属于同一概念的其他肯定实例,通过每次实验者所给予的肯定或否定反馈,被试就可以逐步发现该人工概念的内涵。人工概念的实验实际上常是一种分类实验,以有关属性为标准将一个刺激总体分成是与非两组。由有关属性或有关属性的集合所构成的分类标准也就是人工概念,被试学会正确的分类,也即掌握了该人工概念。在人工概念的实验中,如果事先规定几个独立的分类标准,就可以将一个刺激总体分成多组,使概念的形成过程更加复杂。制造人工概念的材料可以是图形、实物、字词等,其制作原则均相同,如常用的积木块。人工概念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概念形成的过程,但是,人工概念毕竟只是对自然概念的模拟,与人们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因而有很大的局限性。 

   概念的结构 指概念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在心理学中主要有两种概念结构理论,即特征表说和原型说。特征表说吸收了许多人工概念和语义记忆的研究成果,认为概念是按照一定规则联结起来的事物的有关特征或属性。在上述“红色方形”的人工概念中,只有同时具有“红色”和“方形”这两个特征,才能成为概念实例。理解和说明这个概念,就是列举这两个特征并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即构成一个特征表。因此,特征表说认为概念是由两方面的因素构成的:①事物的各有关特征;②各有关特征之间的关系,即整合各有关特征的规则。

    概念规则还有肯定规则、析取规则和条件规则等。它们对有关特征进行其他性质的整合,构成各种性质不同的概念。

  特征表说特别适宜于解释人工概念,因为人工概念是由一些独立维量和属性构成的。在一个刺激总体里,某个刺激或者是,或者不是概念实例,而且任何一个肯定实例都在同等程度上代表着该概念。但是,实际生活中的自然概念与人工概念有所不同,自然概念的维量很可能不是独立的,一些自然概念如“桌子”、“鸟”很难用独立的维量的值来解释。同时,并不是所有的鸟都能在同样的程度上表达“鸟”的概念。另外,集合概念比普遍概念带有更多的整体性,一个集合体的属性未必是其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因此,特征表说难以解释集合概念。

  E.H.罗施等人提出的原型说认为,概念主要是由原型(即最佳实例)表达出来的。对概念的理解主要是依靠一些能最好地表达这个概念的实例,即原型。当我们想到“鸟”时,我们更容易想到的是麻雀而不是企鹅。在这里麻雀是鸟的原型,但是企鹅无疑也属于鸟类。所以罗施认为,概念即包含原型,也包含共同的维量。罗施将这个维量称作范畴成员的代表程度,它指出同一范畴的不同个体在表达该范畴上有不同的程度。原型的代表程度最高,其余个体则有不同的代表程度。实际上这意味着各种个体的变异性,指出其他个体可以偏离原型的距离。原型具有该范畴最多的公共属性并与其他范畴的属性重叠最少。罗施认为原型是由表象来表达的,原型加范畴成员的代表程度就构成概念。

  特征表说强调实例的特征,带有分析性色彩。原型说强调原型,带有整体性色彩。二者在加深对概念结构的认识上都有一定作用。



| 返回学习资源库|
《教育心理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