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纲要法在记叙文学习中的应用分析 
        
         
      一位同学在学过鲁迅的《祝福》后,自己编出了这样的提纲: 
         
      ①第一次到鲁家做工。 
         
      ②被婆家撵走。 
         
      ③被卖时的挣扎。 
         
      ④后夫病死,孩子被狼吃掉。 
         
      ⑤第二次到鲁家做工。 
         
      ⑥鲁四老爷更加厌恶她。 
         
      ⑦受到周围人的厌弃。 
         
      ⑧捐门槛,希望解除精神上的恐惧与痛苦。 
         
      ⑨捐门槛无用,希望破灭,精神失常,成了木偶人。 
         
      ⑩被鲁四老爷赶出门,沦为乞丐,惨死在祝福声中。 
         
      有了这个提纲,课文的基本脉络就清晰了。但是用记叙文的“六要素”来衡量,这个提纲是有缺陷的。时间背景、地点背景、写作目的等未概括进来。而且这个提纲是从①罗列到⑩,是一种水平式排列,若将这10小点分成几段,每段有一个中心就更易把握故事的脉络了。如果10个小点下面再罗列一些关键的词或词组,这样的提纲就更完善了 
        
      (采自  
      张庆林,19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