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作技能的培养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第一,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运动技能通常是以完成一定的任务 
                
      为目标的,并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进行。因此,教师首先要指导学生理 
                
      解学习任务,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作业期望,从而激发学习动机。 
                
      其次,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学习应达到的目标,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期 
                
      望。一般说来,有明确的期望和目标的学习较无明确期望、目标模糊的 
                
      学习有效。 
                
      第二,示范与讲解。教师的示范与讲解在动作技能的形成中具有导向功 
                
      能,能引导学生做出规范的动作。教师在示范之初应放慢速度,分解动 
                
      作,并简明扼要地讲解一些操作原理,尤其是动作概念。 
                
      第三,练习与反馈。任何新的比较复杂的运动技能的学习,都需要多次 
                
      练习。一般来说,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多,作业的精确性、速度、协调性 
                
      等会逐步提高。但是,并非任何练习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练习时,要 
                
      采用多种练习方法,还要注意练习周期,克服“高原现象”。并且,练 
                
      习过程中应提供恰当的反馈,提高练习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