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概论
Jiao Yu Xin Li Xue Gai Lun
 

 


设计问题,引导注意

 

 

    为了使学生注意材料的重点,在雷达材料的学习口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当你阅读这段材料后,你应该能够回答下列问题。”

         1.雷达以      速度传播。

         2.雷达意味着通过         对遥远的物体进行侦察和定位。

         3.雷达用       波。

         4.雷达以        线传播。

         5.最早的显示模型用于         年代。

    这种问题的设计,目的是从外部控制学习者的注意。对该策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问题的位置对学习效果的影响。所谓问题的位置,指问题出现在阅读之前或出现在阅读之后。研究者假定:问题在前将影响学生选择性知觉,是一种顺向影响。问题在后,将影响学生对已阅读过的材料的注意量,更多地重复阅读问题中提到的信息,是一种逆向影响。集中研究的第二个方面是问题的类型,不同类型的问题将影响学生采用不同的加工策略。

    例如,罗斯科夫研究了问题位置的效应。他以中学生为被试,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问题在前,乙组问题在后,丙组单纯阅读,无问题要求回答。阅读之后进行两种测验。一测量未提问的材料,所得结果代表偶然学习;二测量提问过的材料,所得结果代表有意学习。图8-4的结果表明,有问题组比单纯阅读组在有意学习方面成绩好。但在偶然学习方面,问题在后组成绩好。

图8-4  问题位置对学习的影响

 

    后来,柏克(J·Boker)做了更仔细的研究。他选用一段有关历史地理的课文让学生阅读。课文共2500个词,被分成10小节。对每个小节设计了两个选择题(要求回答具体事实),问题或置于每节之前,或置于每节之后。阅读后进行40个项目的测验。其中20个项目涉及提问过的内容,其余20个项目涉及未提问内容。测验进行两次:在学习后立即测验和一周后复测。学生据自己的速度阅读,但不能回过去看前面一节,而且在问题出示并给予回答后,不准再看课文。结果同罗斯科夫的结果类似:有问题的两组的即时测验和延后一周测验的有意学习成绩均优于单纯阅读组成绩。但在偶然学习方面,问题在后组的成绩显著优于问题在前组的成绩。这表明阅读之前的问题使被试的注意局限于与问题有关的内容。  

    有关问题类别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结果。若问题涉及材料的基本结构,学习者注意主要内容。若问题涉及材料的细则,学习者注意材料细节。

    这表明,教师可以采用外部手段来控制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采用适当的注意策略,促进学习与保持。而且,这种策略可以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学会提问,自己回答问题,从外部控制转为自我控制。

(采自皮连生等,1997



| 返回学习资源库|
《教育心理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