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分辨n和ng 在普通话中,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基本上是成对的,如按an和ang、uan和uang、ian和iang、en和eng、in和ing、uen和ueng等,但许多方言不是这样,最多见的就是把两类混读为一类,尤其是en和eng、in和ing的混读。一种情况是都混读为-n,如四川话;一种是都混读为-ng,如上海话。这些地区的人首先要学会自己方言中没有的音,记住哪些字该念-n,哪些字该念-ng。可以采用比较法,例如: 信服(xìn)——幸福(xìng) 老陈(chén)——老程(chéng) 有些可依照声旁类推,例如: 成(chéng)——城诚(chéng) 分(fēn)——吩芬(fēn)粉(fěn)份忿(fèn) 有些则可按声韵配合规律记忆,普通话声母d、t、n跟in拼合的只有一个“您”,那么方言中d、t、n后念作in韵的字,除“您”,都应改为ing韵字,如“丁、听、宁”等。 (三)分辨o和uo,an和uan 普通话uo、uan两韵母都有介音,有些方言在读uo韵字和uan韵宇时,常常丢失介音,念成o韵字和an韵字,西南方言和江淮方言就是这样,如把“哆嗦”念成dōsō,把“团子”念成tánzi(与“坛子”同音)。 东北很多地区,把普通话n、l后的uan韵母都读作an韵母,如“暖和”(nuǎnhuo)念成nǎnhe,“捣乱”(dǎoluàn)念成dǎolàn,“姓栾”(xìngluán)念成xìnglán,等等。应读uo而读作o,纠正比较容易,因为普通话中o只和b、p、m、f相拼,除这四个声母外,其他声母后读o韵母的都改作uo就可以了。当然西南方言中有的o韵字应改为e韵字,属例外。an改作uan,可采用声旁类推,例如: 栾(luán)——峦滦銮(luán) 但多数的还是记字记词,好在uan韵字不多,还是容易记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