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与练习
一、对偶与对比有何联系与区别。 对偶和对比有区别也有联系。对偶讲究形式上的“对称”,即要求上下两联的字数、结构等要相同;对比注重的是意义上的“对立”,即强调的是两部分意义的相反或相对,不强求形式上的对称。对偶中的反对从意义上看是相反或相对的。因此,同时也是对比。
二、对偶与排比、排比与层递、顶真与回环有何区别? 对偶是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语句对称排列而成。排比则没有这种要求,它只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义相关、语气一致的语句连续排列而成,各种结构成分都可以构成排比。
三、举例说明辞格的综合运用有哪几种形式。层递和排比都必须由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但是,排比具有并行性,各项是同一平面的扩展;层递则具有层次性,或依次递升,或依次递降。从形式上看,排比注重的是各项的结构相同或相似,层递则常常体现为各项中某个有层次关系的词语,不强调结构整体。 回环与顶真在首尾蝉联方面是一样的,但回环多由两顶构成,先从甲到乙,再由乙回到甲;顶真则多为三项或三项以上构成,虽是先从甲到乙,但乙却不是回到甲,而是又到丙,也可以顺次递接下去。 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是指在同一个语言片断里连续出现或同时含有几个修辞格。主要有辞格的连用、辞格的兼用和辞格的套用几种表现形式。
四、标出下列各句中的修辞格。1.辞格的连用,是连续运用一种或几种修辞格的综合运用方式。 2.辞格的兼用,也叫融合性运用,就是同时运用两种以上的修辞格,两种以上的修辞格融为一体,从这个角度看是一种辞格,从那个角度看又是一种辞格。 3.辞格的套用,是在某种辞格中又套用另一种辞格,其特点是,在局部运用的辞格,被在总体上运用的辞格所包孕。 1.他小心地揭开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动着。 2.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冬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 3.心中的虹,架在天上,天上的虹,架在心中。 4.走生路,生而出新;走险路,险而出奇;走难路,难而不俗。 5.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6.升起来, 你一座高峰, 我们跟上去, 十座高峰, 百座高峰, 千条山脉啊, 万道长城…… 1.他小心地揭开木头蜂箱,箱里隔着一排板,板上满是蜜蜂,蠕蠕地爬动着。(顶真)
五、指出下列各例中综合运用的各种修辞格。2.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冬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排比) 3.心中的虹,架在天上,天上的虹,架在心中。(回环) 4.走生路,生而出新;走险路,险而出奇;走难路,难而不俗。(排比) 5.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对偶、对比) 6.升起来, 你一座高峰, 我们跟上去, 十座高峰, 百座高峰, 千条山脉啊, 万道长城…… (层递、夸张) 1.花影常迷径,波光欲上楼。 2.祖国是一座花园, 北方就是花园中的腊梅,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4.夺铜牌,夺银牌,夺金牌,冲出亚洲争宝座。 战小球,战大球,战全球,走向世界占鳌头。 5.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 6.好不值钱的干儿子!你有多少干儿子、湿儿子,我还不清楚! 7.人生有限,知识无穷。当你用汗水敬献她的时候,她和你携手前进;当你用游荡讨好她的时候,她和你分道扬镳。 8.离开渔船,走上堤岸,只见千万条水渠,像彩带似的,把无边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整齐方块,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像一厢厢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莲蓬,却又像一盘盘碧绿的珍珠。 1.花影常迷径,波光欲上楼。(比拟、对偶)
六、试以校园生活为内容,综合运用各种修辞格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2.祖国是一座花园, 北方就是花园中的腊梅, 小兴安岭是一朵花, 森林就是花中的蕊。(比喻、层递) 3.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回环、比拟) 4.夺铜牌,夺银牌,夺金牌,冲出亚洲争宝座。 战小球,战大球,战全球,走向世界占鳌头。(对偶、层递) 5.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排比、反复) 6.好不值钱的干儿子!你有多少干儿子、湿儿子,我还不清楚!(反问、仿造) 7.人生有限,知识无穷。当你用汗水敬献她的时候,她和你携手前进;当你用游荡讨好她的时候,她和你分道扬镳。(对偶、对比、拟人) 8.离开渔船,走上堤岸,只见千万条水渠,像彩带似的,把无边无际的田野划成棋盘似的整齐方块,那沉甸甸的稻谷,像一垄垄金黄的珍珠;炸蕾吐絮的棉花,像一厢厢雪白的珍珠;婆娑起舞的莲蓬,却又像一盘盘碧绿的珍珠。(排比、比喻、比拟) 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