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返回首页    关闭窗口
  外国教育史是一门学术水平很高的专业史。是一门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课程。
  外国教育史作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和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作为教育科学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外国教育史在加强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该课程春秋两个学期面向全校同学开设,选课学生遍布全校18个学院的各个专业,而且有大部分校外学生旁听。选课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对本门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许多同学评价这是一门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刻,启发教育意义极强,实践指导意义鲜明,专业特点突出的优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他们提高了对教育问题的认识,获得了对教育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激发了他们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非教育专业的学生产生了对教育问题进行终身研究的抱负与理想,选择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从而扩大了教育研究的队伍,使教育研究的队伍中增加了新鲜血液,更符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学术研究的需要,有利于教育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这些以及诸多尚未提到的原因,我校高度重视外国教育史这门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中,不仅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强调职称、学历、学缘结构的合理,形成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而且十分注重课程本身的建构与完善,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内容的系统、逻辑性地讲解,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必须充分挖掘课程教学的资源,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中,该课程充分地利用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制作,在全国同类课程的建设中走在了前列。
  外国教育史是一门研究自古及今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发展变化规律的专业史。这门专业史对于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门课程在制作的过程中将现代科技的最新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自身所具有的传统优势紧密结合,既发挥了现代科技的快捷、灵活、方便的特点,又发挥了传统学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教育内容饱满充足,教育影响历久弥新的特点,这将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学习者的学习提高提供极大的方便。
 课程目录
第一章 外国古代教育制度 <4学时>

第一节 古代东方国家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古代希腊的教育制度
第三节 古代罗马的教育制度

第二章 外国古代教育思想<6学时>

第一节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第二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第三节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第四节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第五节 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第三章 中世纪时期的教育<4学时>

第一节 中世纪西欧早期的教育
第二节 中世纪拜占廷和阿拉伯的教育
第三节 中世纪西欧晚期的教育

第四章 外国近代教育制度<10学时>

第一节 英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 法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三节 德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四节 美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五节 俄国近代教育制度
第六节 日本近代教育制度

第五章 外国现代教育制度<12学时>

第一节 英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二节 法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三节 德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四节 美国现代教育制度
第五节 日本现代教育制度
第六节 前苏联的教育制度

第六章 外国近现代教育思想<12学时>

第一节 人文主义教育思想
第二节 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第三节 国家主义教育思想
第四节 科学教育思想
第五节 教育心理学化思想
第六节 新教育流派
第七节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
第八节 新传统教育流派
第九节 当代欧美教育思潮
第十节 前苏联的教育思想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网络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