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性质与学习目的
外国教育史是一门学术水平很高的专业史。是一门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课程。
外国教育史作为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和面向全校开设的通识教育选修课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作为教育科学学院的专业基础课,外国教育史在加强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教育,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该课程春秋两个学期面向全校同学开设,选课学生遍布全校18个学院的各个专业,而且有大部分校外学生旁听。选课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对本门课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许多同学评价这是一门文化底蕴丰富,内涵深刻,启发教育意义极强,实践指导意义鲜明,专业特点突出的优秀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他们提高了对教育问题的认识,获得了对教育问题的深刻理解和掌握,激发了他们对教育问题的研究兴趣。在学习过程中有很多非教育专业的学生产生了对教育问题进行终身研究的抱负与理想,选择跨专业报考研究生,从而扩大了教育研究的队伍,使教育研究的队伍中增加了新鲜血液,更符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多学科交叉融合进行学术研究的需要,有利于教育科学的学习和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由于这些以及诸多尚未提到的原因,我校高度重视外国教育史这门课程的建设,在课程建设中,不仅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强调职称、学历、学缘结构的合理,形成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而且十分注重课程本身的建构与完善,该课程的主讲教师必须严格地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程内容的系统、逻辑性地讲解,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且必须充分挖掘课程教学的资源,尤其是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变革中,该课程充分地利用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积极进行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制作,在全国同类课程的建设中走在了前列。
外国教育史是一门研究自古及今外国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教育现象,揭示教育发展变化规律的专业史。这门专业史对于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门课程在制作的过程中将现代科技的最新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自身所具有的传统优势紧密结合,既发挥了现代科技的快捷、灵活、方便的特点,又发挥了传统学科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教育内容饱满充足,教育影响历久弥新的特点,这将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其他学习者的学习提高提供极大的方便。
二、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仅就这门课程所涉及的结构与内容而言,从横向上划分,它包括外国教育思想史和外国教育制度史两部分内容。从纵向上进行划分,它包括从远古的洪荒时代,到近代的工业文明时期,乃至于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门纵贯古今,反映东西方教育发展嬗变的全过程的大课程,是一门知识含量极其丰富,教育价值极高的好课程。其中外国教育思想史从古代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讲起,一直介绍到20世纪80、90年代外国教育家、主要教育流派,诸如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终身教育、人本主义教育、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流派的教育思想与教育主张。在介绍这些教育家和教育流派的观点与主张的过程中,重在对其教育思想产生、形成的规律的探讨,而不在历史过程的介绍;重在对其教育思想的精髓的理解与掌握,而不在断章取义的机械记忆。通过对外国教育思想、教育流派的学习与研究,可以使同学们深刻理解古希腊三杰的丰富的教育哲理,深刻理解欧洲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对西方教育的渗透与灌输,深刻体会人类进入工业革命时代以后教育思想上所出现的巨大革命,体会在18世纪,那个被思想家们称之为“理性时代”、“启蒙时代”、“革命时代”,19世纪、20世纪人们称之为“不可思议”的时代里人类在教育思想上所进行的伟大的里程碑式的探索与创新,使先哲的教育智慧跃然纸上,这对于丰富学习者的教育理论素养,对于指导我国现实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是以史为镜。
在外国教育制度部分主要介绍国外教育制度发展演进的历程及规律。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本部分内容主要分为四个大的阶段,一是古代(主要指文明肇始阶段)东西方国家的教育制度,具体内容涉及到古代东方国家,比如古代苏美尔、印度、埃及、巴比伦的教育;介绍了古代西方国家,尤其是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的教育制度,并在与中国的教育制度比较中分析了东西方不同的制度文明,使学生充分理解文化的多元性。二是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制度,分析了欧洲中世纪两种不同的教育组织形式:教会教育与骑士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以及他们对西欧各国民族性的影响。三是西方近代的教育制度,在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中,重点阐述了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总结了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发展近代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从而通过教育现代化对实现整个社会的现代化,或称早期现代化的意义和影响,本部分通过西方主要发达国家近代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程重点分析了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着力分析人类的发明创造对世界面貌的巨大影响,人类对自然科学和文化知识的普遍信仰如何推动学校教育的变革,如何推动教育制度、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与手段的变革。四是西方现代社会的教育制度。在这部分内容的介绍与讲解中,既注意了与前三个阶段的区别与联系,又注意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各国教育民主化进程的影响,着重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所进行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教育改革,分析了各国教育改革的国际国内背景、具体内容与举措。可以说,就整个外国教育制度的内容而言,我们是通过对自古及今各国教育制度历史沿革及变化发展规律与趋势的分析研究,有意识地加深学生对文化教育多元性的理解与掌握,有意识地引导、培养学生形成既继承传统,又大胆革新的意识与能力,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汲取各国教育改革中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为我国的教育制度改革和教育思想上的锐意创新提供重要的参考与借鉴,用他山之石以攻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