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在线学习-> 第六章-> 第四节 -> 第三个问题
三、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培养
    性格的好坏不仅关系着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程度,也关系着他们学业成就的高低,更关系着他们心理健康的水平,甚至还可能关系着他们一生的幸福。所以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的指导和帮助青少年培养良好健康的性格品质。总体来说,培养青少年良好性格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青少年的性格是在与他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所以人际关系对其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特殊的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青少年相互了解,相互交往,并通过与别人的比较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行为。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青少年不必害怕别人的讽刺、挖苦、嘲笑,不必为自己不太成熟的言行而羞愧和自卑。这使他们敢于尝试,勇于探索,能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不断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态度、动机、价值观,发现各种个性特质。因此,教师要向青少年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帮助他们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要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集体氛围,并通过与青少年及其家长的沟通,协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性格特征。
(二)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
    挫折是个体从事有目的的活动,由于受到阻碍或干扰,致使个人动机或目的无法实现,个人需要不能满足时而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挫折对青少年良好性格的形成既可能有积极意义,又可能有消极影响。一定强度和数量的挫折能培养青少年坚强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他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积累过多的挫折经验,也会使青少年产生丧失信心、萎靡不振、消极悲观的消极情绪体验和粗暴、攻击、反社会等的消极行为反应,这将对个性的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教育者要培养青少年正确对待挫折和失败,使他们认识到经受挫折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所有人都不可避免,关键在于怎样对待它。使他们能以积极的观念和适当的方法提高自己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进而塑造自己良好的性格。

:如何面对挫折
(三)注意性格完善,塑造健康的性格模式
    青少年时期是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其中实践活动和家长、教师的榜样作用对青少年性格的完善有重要作用。实践活动是培养青少年接受道德准则的指导并使之变为习惯的有效途径。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严格的活动制度又会使青少年逐渐养成遵规则、守纪律的好习惯,养成生活与工作有条不紊的性格。其次,家长和教师的榜样、威信和示范作用对青少年性格的养成也具有不可轻视的作用。这种作用就像一面充满智慧的镜子,一方面真实再现了青少年实践活动所需要的背景和平台,另一方面也真情演绎着青少年在这种实践活动中所必备的情感和理性。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应该重视并且珍惜这种机会,在最大限度内,为青少年形成健康的性格模式提供生动的例子、体现完善的人性,使他们最终在拥有良好性格和独特个性的成长中走出青春的大门,阔步走向人生的另一课堂。




     >>>第 章 <<<     <<<上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