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
经营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是由企业性质决定的,也是由经营环境决定的。银行吸收资金要支付代价,其资金运用也就要索取代价,差额用来弥补银行本身经营费用。
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具有一致性。商业银行是中央银行
货币政策的传导器。中央银行采用经济手段以经济利益引导商业银行经营活动实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
我国银行的经营活动目标经历了以下几次变化:
1、高度集中体制下,
以宏观经济效益作为银行经营管理的目标
这种理想目标,对于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确保市场和物价的稳定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也给经济和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负效应。
2、在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确立
实现宏观经济效益和银行利润的双重目标
此间,由于商业银行承担政策性和经营性两类不同性质的业务,由此决定其经营实行双重目标。双重目标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存在着各种矛盾: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各级管理行强调宏观经济目标,而基层经营行对以利润为目标的经营性业务具有极大的积极性。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1993年,我国提出专业银行商业化。商业银行只办理经营性业务,不承担政策性业务,由此商业银行以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为目标。
银行经营管理目标包括
银行经营目标和
银行管理目标。银行经营目标界定为追求最大限度利润,银行管理目标则是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