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录]

[教学目标]

[学习引导]

[知识体系结构图]

[练习、作业与思考题]

[学习资源]


第十章 教学过程      
[返回章节目录]

[10-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一、古今中外对教学过程基本阶段的认识
    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系统地传授和学习知识的程序是:(1)诱导学习动机;(2)感知和理解新教材;(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
    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1)准备阶段:制定单元目标和可以测量的标准,制定具体的教学计划,启发诱导学生;(2)实施阶段:进行群体教学,接着进行形成性测验,再开展小组的或个别的矫正活动;(3)小结阶段:为学生评定成绩。
    前苏联巴班斯认为,教学过程包括这样几个环节:(1)教师掌握教学的社会目的和教学任务,并在研究教学过程得以进行的系统所具有的特点,即研究学生、学生集体、教学条件、教师本身可能性基础上,使之具体化;(2)考虑班级学生的特点,使教学内容具体化;(3)教师根据已经查明的系统特点,设计教学手段,最优化地选择教学活动的形式和方法;(4)在教师的教学影响和学生的认识活动统一中,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相互影响;(5)对知识、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进行日常检查自我检查,随机应变地调整教学过程的进程;(6)教师和学生分析教学过程一定阶段的结果,查明尚未解决的任务,供设计下一轮过程参考。
    我国学者胡克英提出了学习过程的七个阶段:(1)使动/需要;(2)精选/吸摄;(3)提供/储备;(4)设场/模仿;(5)外向/移用;(6)点拨/创造;(7)评价/报偿。
    卢仲衡在进行自学辅导教学实验时,提出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1)启(启发诱导);(2)读(阅读课文);(3)练(做练习);(4)知(当时知道结果,即时反馈,及时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