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录]

[教学目标]

[学习引导]

[知识体系结构图]

[练习、作业与思考题]

[学习资源]


第十四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习方式变革      
[返回章节目录]

[学习引导]
本章简介
    1.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备的或所偏爱的方式,是学习者一贯表现出来的具有个性特色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性。学习方式带有明显的个性化特征和相对稳定性的特征。
    2.课程倡导学习方式的变革有其深刻的原因。从教育内部说,是由于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更好地推进素质教育,不能成为课程改革的积极的推动力量。从外部说,是社会发展对新课程提出的要求,即传统的学习方式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掌握知识,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课程改革理念下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育自身和社会发展在课程中反映。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3.从课程变革和实施的角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关于学习方式改革的目标中至少包含下面三个方面的含义:
    (1) 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由他主学习转向自主学习。
    (2)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突出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和研究等认知过程。
    (3) 转变学习方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
    4.所谓自主性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性学习。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的提出,自己制订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而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
    5.探究性学习,一般指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的社会中选择一些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等一系列活动,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得到特别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探究式学习的三个基本的目标是:理智能力的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按照国外学者的观点,探究式学习分为六种基本的类型:实验性的探索、逻辑推理任务、基于测量的研究、工程性设计、技术性设计、开放性研究。
    6.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提出的,指的是教学条件下学习组织形式而言的。所谓的合作学习是指课堂教学中以小组学习为主要组织形式,依据一定合作程序和方法促使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共同学习,从而利用合作性人际交往促成学生认知、情感的教学策略体系。
    7.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很难有严格的区分,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有都有合作学习的特征,合作学习中有包含探究的因素,探究之中也有合作的成分。因此,在教学中试图割裂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在教学实践中是极其有害的,任何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都应该是这三个特征完美的结合。
    8.2001年末,教育组织有关的专家对部分实验区进行了实验工作评估,在评估中反应了课程实施中的一些问题。其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课程评估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习方式方面有可喜的变化,但是以暴露一些问题。
    9.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课程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课程理论探讨的一个新热点。
    10.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1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教学方式。
    1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即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13.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1)全面利用资源进行学习:
    (2)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发现的学习;
    (3)学会利用网络通讯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
    (4)学习利用信息加工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学习。
    14.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中进行课程学习,因对其利用方式的不同,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如下三种基本方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2)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