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目录]
[教学目标]
[学习引导]
[知识体系结构图]
[练习、作业与思考题]
[学习资源]
|
[返回章节目录]

【20世纪80年代初期,教育工作者已经开始意识到我国较大的地域差别给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带来的问题。1978年初的全国中小学教材会议期间,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曾就此提出过意见。1997年,《北京文学》第11期在"世纪观察"专栏中发表了《中学语文教学手记》、《女儿的作业》和《文学教育的悲哀》3篇文章,由此引发了一场有关中小学语文教育的大讨论,涉及教法、教材、考试等方方面面。一个大纲、一套教材统管全国的中小学教育,已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教育部有关部门经大量调查研究,制定了全国"一纲多本"的教学政策。所谓"一纲多本",就是一个教学大纲,有不同特色、不同品种的教材,供不同地区使用。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教育逐渐由"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再发展成为"多纲多本"。目前,除全国统一使用的教学大纲外,作为全国课程教材改革先行试验区的上海和浙江还推出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大纲和学科教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