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当代部分 >> 十七年散文 >> 第二节

第二节:杨朔 秦牧等

   刘白羽的融文创作经历了数十年探索的道路,写出《日出》的1958年,是其创作的转折点。在此之前,刘白羽写的几乎都是报告文学,依然保持着他40年代战地通讯明快热烈的作风,实际上是迅速及时反映社会变革的文艺通讯。在此之后,他转向抒情散文,从原来泥实于描述事实,转而抒写自己热烈的情怀。《红玛瑙集》中的《日出》、《青春的闪光》、《红玛瑙》、《长江三日》、《樱花漫记》等,是他抒情散文的代表作。他说:"经过从30年代到60年代漫长的散文创作道路,我还是爱美的,不过我已经有了新的审美观……"。这就是他散文思想的基本特色:格调高亢,具有炽热的共产主义理想色彩。表现在具体作品中,则是贯串着以革命意识审视一切的哲理思索。《长江三日》以浓艳的画笔,绘制了一幅五彩缤纷的长江的画廊,记述了"江津"号轮船冲破惊涛骇浪、绕过暗雄险礁的三天历程。作者随物赋形展开了壮美的联想,把江轮的航程与革命的时代、生活联系起来,自始至终附丽着"曙光就在前面"的思考。于是"江津"号轮船及其航程,便成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象征。如作者所说:"我们的全部生活不就是这样战斗,航进,穿过黑夜走向黎明吗?"《红玛瑙》中,作者提出了从延安起步的革命者应永葆战斗青春的命题。《青春的闪光》、《灯火》等许多散文,大体上都有这样的哲理思索的模式:借助于光明、壮美、富有生命力和象征意义的事物--旭日、灯火、大江、大海、江轮、长城、向日葵等,展开今与昔、血与火的联想和铺陈,在浮想联翻中间包容着50、60年代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共产主义理想的思考。

    融情于景,借以抒写壮怀激烈的诗情,是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长江三囚》中巍巍群山、浩浩江流、灿烂灯火等壮丽景色的描写,灌注了作者情感的生气,豪迈的激情与华彩的语言达到了一致。如描写灯火画面:"……再前进,江上无数蓝的、白的、红的、绿的灯光,拖着长长倒影在浮动,那是无数船只在航行,而那由一颗颗珍珠画出的大桥的轮廓,完全像升在云端里一样,高耸空中,而桥那面,灯火稠密得简直像是灿烂的银河……原来是武汉两岸的亿万灯火。"有时,刘白羽在他的散文中实处写景,虚处生情,时而插入以情驭理的议论。《冬日草》、《秋窗偶记》、《平明小札》是抒情短章,作者在这些近于散文诗的小札中追求意境和诗意,所选取的是清晨、绿叶、急流、夜月、歌声等抒情的细节,托物言志,状物取神,显示其短章借景抒情的又一种作风。

   刘白羽认为,"好的结构,应当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波澜四起"。他的笔下,有的是以对照的手法制造波澜,时写历史,时写现实,时写战争,时写建设,在相反相成中造成结构的错落有致。有的是用重复的手法,让一个诗句、一个情思、一个形象在一篇散文中多次出现。如《灯火》中的"灯火……",多次显现出作者诗情升沉的波澜。《青春的闪光》中的"红彤彤的笑脸"、"亮晶晶的眼睛"的反复,在时空的跳跃中使几个时间、空间不相关联的生活片段,围绕着"青春"的立意而组合起来,并且显露出作者感情的节奏。刘白羽还运用艺术辩证法设计文章的波澜。《日出》中写了五幅关于日出的画面,先引用海涅散文和屠格涅夫小说中两段描写日出的文字,接着记述自己两次在日出胜地想看日出又未能如愿的情景,如此欲扬故抑、一抑再抑之后,造成了读者的心理悬念和文章蓄势之后,最后作者才从容不迫地把自己在飞机上看到的日出奇景,推至读者的面前,产生了异峰突起的美感。

    雄浑、豪放,是刘白羽散文风格的基本特征,但他的散文也有着明显的缺陷。执着地强调散文是"壮丽生活的赞歌"、"战斗生活的号角",把自己的散文创作完全纳入政治宣传的思维模式,太多的豪言壮语和政治议论削弱了散文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那些紧跟时代、歌颂"三面红旗"的作品更打上了历史烙印。他疏于修辞,语言纪较冗繁,个别行文表述不够清晰,难免失却散文艺术语言应有的洗练与清通。  (上一页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