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所在位置>> 当代部分 >> 十七年散文 >> 第二节

第二节:杨朔 秦牧等

    秦牧,原名林觉夫,广东澄诲县人,1919年生于香港.三岁时随父母去新加坡,1932年回国。抗战胜利后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47年经叶圣陶审订出版了第一本散文集《秦牧杂文》。50年代、60年代,他致力于散文创作,出版了《星下集》、《贝壳集》、《花城》、《潮汐和船》四本散文集和文艺随笔集《艺海拾贝》,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十七年间,秦牧提出了题材与表现形式多样化,散文知识化、艺术化等停于当时文学观念的创作主张,创作了《古战场春晓》、《土地》、《潮汐和船》、《花城》、《社稷坛抒情》、《在仙人掌丛生的地方》、《说狼》、《菱角的喜剧》等抒情性、知识性散文.在文坛上独树一帜。他与杨朔南北呼应,在理论和创作上结"反右"以后沉寂的散文界鼓荡起清新活泼的气息。因此他散文的实际影响与艺术成就,远在一般散文作家之上,这是不应低估的。

    秦牧散文熔知识性与思想性于一炉。他的散文被读者称作知识的"花城",叙述警为人鲜知的掌故、轶闻、趣谈、传说、故事以及中国和世界各地的风物人情。古今中外,天上人间,鬼怪神仙,飞禽走鲁,花卉虫色,山川胜景,总之,从宏观世界到微观世界,从自然科学到人文科学,各门各类的知识在他的笔下得到广泛的普及性的传播,充满了奇异的、诱人的知识趣味,青少年读者可以把他的散文当作百科知识的教科书来谈。寓深刻的思想性于丰富的知识性中,是秦牧散文创作的宗旨。他认为,"丰富的知识,有助于思想的敏捷,想象的翱翔,以及作品内容的深厚和境界的开拓"。根据这样的创作思想,他写某一主题,就运用并提炼与某一主题相关的知识材料,加以融会贯通,进行阐释与论说。因为平时博览群书,注意结交各行各业的朋友,在他的头脑里建立起一个丰富的知识"仓库",所以写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那些贮存的资科,常常成为恰如其分地阐释思想、说明主题的生动、形象的材料。《花城》叙写了广州年宵花市久远的风俗、南国的情调、节日的气氛、各种奇花异卉争奇斗艳的盛况。各式人等赏花的心境和欢乐,以及一些名贵花种从野生状态到人工培植的嬗变情景与趣闻,这些都归一、凝聚在把"花城"作为新中国的形象来描写、来期待的意趣上,流贯着一股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菱角的喜剧》写了作者从儿时到成年怎样逐步认识菱角的世界:少年时爱吃菱角,只知道它有两只角,后来在广西见到三角菱,在重庆见到四角菱,再后来又知道浙江嘉兴有一种圆角菱(即无角)。在叙述奠角的同中有异之后,作者又叙述了各有两千种的蝗虫和蝴蝶,化学、物理学、医学、人体解剖学、天文学领域中一些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现象和趣闻,用这些材料反复归结出"不止掌握事物的一般性还掌握它的特殊性"这一认识论的真理,从而有力地批判了绝对化、简单化和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在大谈仙人掌和珍奇的植物,大谈贝壳和美丽的传说或者大谈牛性、狼性、鹅性和捕鱼能手的文章中,都有作者的思想和智慧的闪光。

   秦牧散文把"形散"与"神聚"结合起来,做到寓控制于放纵。从放纵一面来说,丰富的想象、饱满的热情、说理的畅达这些因素构成放纵的张力,使他的笔如同奔马纵横驰骋,叙事、状物、联想、类比显得自由自在、游刃有余,表现出情溢于言、理胜于辞的文章气势。从控制一面来说,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总是贯穿着思想的线索。如他所说:"散文虽'散'而不乱,全靠思想把一切材料统一起来……这才成为整齐的珠中"②。在题材的剪裁、缝合和表现思想的过程中,他散文的线索成为内在的凝聚力,使叙事、写景、议论和一切知识性的材料,时时、处处都紧扣住说理或抒情的"中心",散而归一,杂而不乱,形散而神不散。例如,《社稷坛抒情》借助古坛发思古之幽情,写到五色土的含义,屈原《悲回风》、《天问》的诗篇,地球的土壤和华北黄

土高原的形成,农民对土地的依恋和被羁绊的命运,四方五行观念与古代思想家的探求,四分五裂、藩镇割据和今天新中国的高度统一……这些思接千载、天马行空的联想,看似东拉西扯、纷呈杂乱,实际上用一条抒情线索(也是思想线索)把它们贯串统一起来,即以"一个历史的民族的子孙"的激情,抒唱祖国的统一和强盛。文章的各种联想和挥洒的笔墨,始终从不同的方面反复生发着、汇流着、升华着作者为伟大祖国引以自豪的诗情。所以,放纵的笔致中间依然伏脉相连,龙骨突起,不失控制的分寸感。《土地》、《古战场春晓》等,都是以诗情或思想的线索贯串全篇,并注意运笔的轻重浓淡、抑扬张弛,在大起大落、波起云涌的变化中间取得结构的整合和形神的统一。
    秦牧散文富有情趣性和幽默感。比起同时期的散文作家,他的审美原则更注重"散文味"和幽默。他张扬散文的艺术个性。他的大多数散文,虽然是知识性的杂感、随笔、短论,但仍属杂文的性质,多少继承了五四以来杂文的一些传统和某些杂文的笔法。一些传说、故事、轶闻和知识趣谈,新颖、奇异,怪诞,使知识题材本身具有喜剧色彩,因而使散文产生了情趣性和幽默感。如《不老》引用了一位法国主教在大街上见到的趣闻:一位83岁的老人坐在大门前哭,主教问他为什么哭?他回答挨了父亲的打。主教于是去见他的父亲,这位110多岁的父亲解释说,所以责罚他的儿子,是因为他不尊敬他的祖父;于是主教又去见那位健在的祖父,原来是一位140多岁的老人。诸如这类题材在秦牧散文里比比皆是,使他的散文有时妙语联珠、赏心悦目,增强了寓教于乐的趣味和幽默的色调。
    秦牧散文语言流利酣畅、凝练生动,采用"林中散步"和"灯下谈心"的行文作风,流露出直接面对读者的亲切感和语言氛围。他注意运用抑扬顿挫的音节和一连串的排比旬,构成了声情并茂的语言气势。他擅长运用譬喻,点染和增强语言表达的色调与效果。尤其在《艺海拾贝》中,他通过贴切生动的譬喻,把复杂深刻的文艺思想和各种艺术规律说很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强。从语言技巧这方面来说,这是这些文艺随笔曾经产生广泛影响的原因之一。
    秦牧的散文也有美中不足。一些知识性材料在不同的篇目中反复使用,失去了新鲜感;围绕一个说理中心,过多地罗列材料,有时难免冗杂拖沓之嫌;强烈的政治宣传意识,使一些作品流露出说教气,所表现的哲理失之肤浅。(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