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数学课程 → 小学数学教学基本原理 → 第五章 小学数学教学组织教学内容 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准备
 主题: 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准备


二、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案的编写

    有了对教材、学生及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准备基础,就可以较好地制定和编写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每一堂课的教案。一般来讲,备课的工作程序是按“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过程进行的。所谓“由大到小”是就范围而言,即先进行学期总备课,再单元备课,最后是每堂课的备课;“由粗到细”指的是备课的深度。例如对教材的钻研,第一次是开学前对整本教材的通读,相对后两次来说,阅读可“粗”些;第二次是对一个单元教材的重读,这时研究的细致些,第三次是细读一节甚至于一堂课的教材,钻研的更深入。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教案,则依次是“由大到小、由粗到细”的备课程序中三个不同阶段的产物。

    下面根据实际需要,对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和教案的编写做专门的介绍,单元教学计划作简略介绍。

(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每一学期开始之前,首先要制定学期授课计划,制定学期授课计划的目的在于要求教师能够纵观全局,科学地安排全学期的教学工作,以保证全学期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的、有条不紊地进行。
    学期工作计划一般包括两部分,即教学进度表和说明。

    各地的教学进度表格不完全一致,下面是进度表格中的一种: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教学内容”这个项目下,应根据教学大纲中所制定的内容开列出讲授的课题,指明各个课题数与教科书的哪一章节及所在的页次。初当教师的人最好按课时顺序一堂一堂地在表上编写讲授的题材。那么,它对将要进行的教学工作就胸有成竹,以后检查就更容易发现自己的计划是否精确,执行是否恰当,这样也就迫使自己在开学之前必须更细致地钻研教学大纲及教材内容。如果只粗略地估计教学进度,教师在授课几周后,实际的教学进度就可能与计划中的进度很不一致,这样的教学工作计划就不能起督促与指导的作用。

    “教学内容”项目下,还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列入课堂练习及书面检查。同时对各个项目的讲授时数也要作出恰当的估计。这种估计一方面要依据教学大纲上每个大标题下总时数的规定予以适当的分配,同时也要参考班上的实际情况。

    “执行情况”一栏是留给教师自己事后记录工作执行情况的。各个项目是否很好地完成了?如未能完成,原因何在?都要一一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各节课中或在下学期终予以补救。

    在说明部分中,应该指出上述进度表中哪些地方与教学大纲稍有出入,为什么?计划具有哪些特点,为什么?此外,还要列举在某些工作中需要应用哪些辅助工具,进行哪些实践性工作,对帮助成绩落后的学生,给他们补课,以及指导优秀学生的额外学习工作,也必须在这部分里做出规划。

    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通常由同年级的教师在钻研教学大纲,通读教材的基础上,先个人草拟,再集体讨论修订,力求做到进度、重点、难点和教学要求的统一。

(二)单元教学工作计划
    在学期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将各个单元的教学安排进一步具体化是单元教学工作计划的主要任务。一般来讲,在每一单元教学开始前,先由教师根据学期中计划和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拟出该单元的具体教学安排,然后通过同年级备课组的集体讨论,做到大致统一。单元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单元教学目的,单元教学课时划分,每一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课的类型,例题、习题的配备以及单元考查等。有时根据实际需要,将单元教学计划与课时教案合为一体,这时需将计划写的更为详细、具体。

(三)教案
    教案是课堂教学前的具体设计方案,它应该力求反映出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概貌。由于每堂课的具体任务不同,课的类型与结构不一,同时,也由于各个教师的教学经验和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不同,教学过程千差万别,所以没有一个统一的编写教案模式。教案还有详简之分。但不管哪一种教案,都包括下列两项内容:一是说明这堂课的目的要求;二是拟定教学过程中各个部分的计划。如果是新授课,教学过程就要反映新授课的几个环节,如传统新授课的基本教学过程是:第一步,复习,引入新课(有时还要检查课外作业);第二步,讲授新课;第三步,巩固,小结;最后布置作业。当然不同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新授课教学基本过程不尽相同,教学环节也千差万别,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设计。如果是练习课或复习课,教学过程又要分别按这两种课型的结构编写。教案的详简,主要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特别是主要内容的教学过程),是详写还是简写。以新授课为例,详细的教案要求写出如何检查课外作业,复习哪些具体内容,提问哪几个学生;讲新课是如何提出任务,如何逐步启发诱导,详细步骤怎样(如果采用谈话法教学,要写出问题怎样一个接着一个提出);巩固阶段是由教师还是由学生归纳、小结?课堂练习如何进行?谁上黑板板演?等等,布置课外作业时,如果有需要提示或解释的,也要写明。此外,需要使用哪些教具,板书如何计划,各环节需要多少时间,也可在教案中说明。教案的最后还可附一个教学后记,以便上课之后记载这堂课的教学经验和问题。至于简略的教案,则相当于详细教案的提纲。它虽然简明扼要,但也必须包含教师和学生进行活动的基本步骤,并简要地说明讲授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新教师宜于写出详细教案,这样一方面可以促使自己备课更加仔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自己逐步积累教学经验。那些写得详细、又认真做了教学后记的教案,对于将来在教同一内容时,将是很好的参考,教师在备课上就可以事半功倍。此外,观摩教学或示范教学的教案,一般应写得应比较详细些,以便大家学习和讨论。当然对于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教案也可以写的简单一些。因为他们在课堂上能够灵活而富于创造性地掌握好各个教学环节,完满完成教学任务。

    在编写一堂课教案的同时,连带考虑好后面几节课的教学细节,不仅有助于更好地利用时间,而且可以对一个阶段的教学工作做到通盘筹划,使前课与后课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克服教学工作中的忙乱现象,保证教学质量。

    初当教师的人,在教案编写完毕之后,如果对即将要上的课,还觉得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么,最好在上课前按照教案试讲。关于教案的具体格式,各地要求不尽相同,可以借阅有关教师的教案,以供学习时参考。


本主题贴数2,分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