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学数学课堂作业指导 课堂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复习巩固所学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同时要有助于教师做出形成性评价。 (一)课堂提问 课堂作业提问不同于新授课为形成认识所作提问,它主要是复习、总结所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课堂提问要全面具体,问题难度适宜,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促进全班学生积极思考,同时要注意把握时机,以顺利开展教学过程。如新课开始前的提问可帮助学生回忆旧知识,新知识学完后的巩固性提问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课堂作业应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心理状况设计提问难度和问题类型。对于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提问的难度和信息量应较小,而清晰的程度应较高;对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多提难度和信息量较大的问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可结合实际将其分解成几个较容易或铺垫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对错误性回答要分析原因,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和依据,分析错误根源。 对于学生的回答要认真对待,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回答,对答错或回答中存在不足的同学,可以提出补充问题,启发本人自行订正,或进一步思考。教师应积极创设融洽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紧张情绪。 (二)板演。典型重要问题可以让学生板演,注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板演,从中可以了解学生总体知识掌握情况,也要注意对解题格式的要求,以保证学生作题的规范化。 (三)课堂书面作业。课堂书面作业是课堂作业的主要形式,应该依据可行性及教学安排作充分准备,内容和形式力求多样化。 学生做作业时,教师应作必要的巡视,对差生要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优等生可以适当提供一些思考题。课堂作业要当堂公布答案,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便于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作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教师要有所记录。一是为以后的教学积累经验,二是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问题所在,以便与查漏补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