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7
铜、银和金(11族)
Cu、Ag和Au由于耐腐蚀而成为传统的铸币金属,它们位于各横列中“d区”的末端组成一个副族。虽然这些金属原子具有(n-1)d10ns2的电子构型,但是仍然把它们看作是过渡金属,这是因为三种金属都能形成d层电子未充满的离子。由于在核的库仑场中10个d电子对外层s电子的屏蔽作用相当小,所以它们的第一电离能(表12-7)比位于前面的具有(n―1)p6ns1构型的碱金属要大得多。但是,由于它们的第二电离能不高,所以能失去一个d电子而生成2+离子(Cu2+和Ag2+),或通过d电子参与共价键的组成而呈现出形式上高达+3的氧化态(特别是AuIII)。
表12-7
Cu、Ag、Au元素的原子性质
|
Cu |
Ag |
Au |
Z |
29 |
47 |
79 |
电子构型 |
[Ar[3d104s1 |
[Kr]4d105s1 |
[Xe]4f145d106s1 |
I(1)KJ·mol-1 |
745 |
731 |
889 |
I(1)KJ·mol-1 |
1958 |
2072 |
1980 |
离子半径/pm |
128 |
143 |
144 |
金属半径/pm |
96 |
126 |
1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