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农铺就小康路 ——在课程设置上,由各校结合本校师资条件及当地农村实际,增加一些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劳技小组活动,以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培养多种劳动技能素质。 ——在使用教材上,统一使用由县“绿证办”根据有关要求和本县实际编印的《科学种养技术》一书作为初中“绿证”培训专用教材,其他职教内容由各校根据实际自编和自选教材。 ——在管理上,县教育局统一将各乡镇、初中完成“绿证”培训任务的情况列为教育目标量化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在各初中增设职教主任和职教老师,切实做好“绿证班”的教学行政管理。 ——在考核上,统一由县“绿证办”安排各“绿证”专业的主管部门按农业部制定的标准,具体组织专业知识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 截至目前,该县初中“绿证”已开设了农学、园艺(果树)、畜牧兽医、水产、农机、水稻栽培等专业共20多个培训项目,9年来共有1万多名初中生获得了“绿色证书”,占全县“绿色证书”持有者的70%以上。全县农村在1999年就达到平均每7户有一名“绿证”持有者。 在初中开展“绿证”培训,使回乡的大批初中生获得了一技之长,提高了农村新增劳动力的素质,发挥了农村教育在农村经济建设的积极作用。双汇中学学生钟征尧毕业回乡后,运用所学实用技术办起菌种场,半年就获利近万元。杜莫中学毕业生梁武军回乡后,运用所学技术养鸡和母猪、办果园,大搞立体种养,成了该乡远近闻名的富裕户,他不但义务帮山区群众医治禽畜疾病,还将技术传给山民,成了山区科技致富的带头人。 在众多持有“绿证”的初中回乡毕业生的带领下,荔浦县农村劳动者素质逐年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使大宗农产品由粗放零散生产迅速向集约基地发展,形成了六大生产基地:即成为广西水稻制种基地、全国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全国夏橙基地、全国全区马蹄生产基地、荔浦芋生产基地和蔗糖生产基地。 一位副县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十分自豪地说,在全县初中开展绿色证书培训,为我县经济发展撑起了一片蓝天。(记者 周祖臣) 关键词 ●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1)不是就教育论教育,而是把农村教育改革的出发点和着眼点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改变农村教育脱离农村实际需要的现象,促进农业、科技、教育的有机结合;(2)不只是农村某一类教育的单项改革,而是统筹改革和发展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即“三教统筹”;(3)不只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而是从教育思想、办学方向、管理体制、教育结构到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三教统筹 指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方面统筹。 (1)三类教育都重要,都要抓好;(2)三类教育各有其特点,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三类教育的发展规模;(3)要加强三类教育在师资、校舍、实验实习设施等方面的统筹与利用,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 ●农科教结合 农科教结合的涵义是“在政府统筹协调下,使农、科、教等各方面形成强大合力,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推广先进农业科学技术为动力,以加强农村教育特别是职业技术教育和适用技术培训为基础,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观点:就业渠道狭窄制约职教发展 一些家长和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家长,供孩子读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摆脱农村,考上大学,挤进仕途,成名成家,而不是为了掌握农牧业实用技术,服务于农牧业。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上职业学校是丢人现眼的事,究其根本原因是边远地区的农牧业科技含量低,收益水平低,农业工业化程度低。而社会和舆论将考大学、上重点等炒得过热,把学生和家长导入误区,这些都对职业教育造成冲击,以至于全社会冷落职业教育。 仅以武川县为例,有一所职业学校办得不错,在校生980多人,但专业设置仅以建筑、计算机、财会为主,不敢涉足第一产业的专业,怕社会不认可。 从武川县近几年的发展情况看,职业学校得以生存发展,主要出路是与高等职业学院对口招生接轨,在初始阶段保持了较高的升学率,为中专线下学生开辟了一条就业成才的捷径,但是很少有职高毕业生留在本地区实现就业的。随着职教的进一步加强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渠道狭窄势必成为职教发展的瓶颈因素。(内蒙古武川县教育局局长 武文彪) 据《中国教育报》 |
版权与免责声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