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第三章第二节
|
||||||||||||||||||
2、英国数学课程的改革 随着新数学运动的挫折,英国对数学课程作了重大改革调整。曾经广为传播的SMP数学教材,如今也得到较大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在英国已不多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有机会参加多种形式的活动。但是学生在数学学习上也出现许多问题。从20世纪的80年代起,在全英范围内,再次进行数学教育改革。1982年,由柯克克罗夫特(W.H.Cockcroft)博士为首的英国国家教学委员会发表了题为“数学算数”的报告,这是英国数学教学改革的纲领性来件。 (1)Cockcroft报告 英国的数学课程改革与著名《Cockcroft报告》紧密联系(后面简称《报告》)。《报告》的问世标志英国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进展。《报告》的核心是:数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今后的成人生活、就业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报告》对上述三种数学需要进行了具体的讨论,阐述了为满足这三种需要学校数学应有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论述了进行良好的数学教学所需的多种条件和支持。《报告》认为数学教学的基本目的是“数学可用来作一种传递信息——表示、解释和预测信息的强有力的手段”;第二个重要原因是“数学在其他领域的重要意义”;此外还有一原因是“数学内在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报告》对数学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建议。《报告》认为: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所学的数学课程既要有相同之处也要有区别。相同之处体现在,所有学生都会接触到的数学共同的核心内容,《报告》还具体地列出了数学课程的“基础表”,认为它应成为面向所有学生的数学大纲的一部分。差别之处体现在对于不同的学生,额外增加的内容在深度、评价方法和教学目的方面有所侧重。关于数学教学方法,《报告》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强调让学生成功地发展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强调更好地发展个别化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能力学习的需要。《报告》关注数学“应用”,强调数学教学要与实际应用紧密联系起来,认为教师需要帮助学生理解如何应用所学的概念与技能,如何利用它们去解决问题。《报告》还指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计算器的使用对基本的计算能力没有产生任何负面的影响,儿童从早期起学习使用简单的计算器是明智的。 (2)国家数学课程 以《Cockcroft报告》为背景,1988年,成立了国家课程委员会,对中小学校主要科目提出了改革方案,数学是其中主要科目之一。1989年,经议会通过,由英国教育科学大臣等签署命令,全国实行统一的国家课程。 1989年国家数学课程基本理念包括:①数学对于大众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利用数学交流信息和思想,完成一系列的实际任务及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②数学是探索新世界的工具,数学的应用过程是生动的、具有创造性活动的过程;③数学的技巧,诸如两位数加法、解方程等是重要的!然而它们仅仅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具有良好的数学观;④数学具有欣赏的价值,应该使儿童有机会探索与欣赏数学本身的结构,数学欣赏能给学生带来智力活动体验和探索经验的兴奋;⑤数学内容应该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学校能根据国家标准作出计划,针对个别学生的需要作出适当的伸缩,应该体现数学教学多样性和数学学习的个别性的特点。 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是国家数学课程的两条主线,国家数学课程由学习大纲和教学目标两部分组成。其中教学目标按照五个知识块展开,学习大纲则按照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发展被划分为八个水平。国家数学课程明确规定每个水平的学习要求。体现了统一要求又具有弹性的结构特点,方便教师因材施教。国家数学课程把义务教育年限分为四个关键学段,其中学生在每个学段的发展水平如表3—1。 各个学段的学习水平
表3—1 国家教学课程的五个目标中,首要的目标是关于使用和应用数学知识及其思想方法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伸延与渗透到其余教学目标中,并构成数学教学基本框架。这一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下:通过处理问题以及运用物质材料获得数学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理解能力;应用数学解决各种现实问题,以及中小学课程其他科目提出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本身作探索,引导学生投身于活动,在此过程中使用和应用数学。这些丰富的数学学习活动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另外,国家数学课程不赞成繁琐的笔算,却重视提高学生的计算(包括计算机、计算器),心算和估算的能力。 在英国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英国的数学教材发生变化。例如,在新数学时期产生的SMP教材,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变化。于1991年出版了新版本SMP教材,新教材的修订不仅广泛吸收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的参加,而且在指导思想上使之更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SMP教材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材着重点在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二,注重学生的经验;第三,注重内容的通俗性和趣味性;第四,适当运用现代技术;第五,注重应用,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第六,教材具有一定弹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