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从各地的实验情况来看,由于增加了许多内容,学生负担太重,学的不牢固,有的内容像蜻蜓点水一带而过。学生根本消化不了,基本训练不够,而且师资培训也跟不上,这样,造成了数学教育的混乱,欲速则不达,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第四次,1961年——1965年。针对当时数学教育的混乱状况,1961年开始整顿。1962年起,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结教育改革的经验,吸收当时认为需要的东西,同时吸收了学习苏联时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陆续编出了全日制十二年制的中学数学教材。这套教材分为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平面三角、平面解析几何五科(算术内容下放到小学),1963年起陆续在全国使用。

这套教材使用后,当时普遍认为这套教材是建国以来最好的一套教材。和1956年的统编教材相比,增加了平面解析几何,适当加深加宽了数学各科内容。例如,初中几何增加了三角初步知识,高中代数增加了概率初步知识、行列式。增加的内容比较适合我国国情,较幅度的提高了初中、高中的数学程度。

第五次,1966年—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切都搞乱了,教育也一样。

第六次,1977—1999年。粉碎“四人帮”以后,国家的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认识到了十年内乱给教育,给社会带来的危害。197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要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按照中小学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充实中小学教学内容”,“教育反映质量,教材要合乎现代化科学水平的要求。”1977年9月,原教育部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召集人民教育出版社成员,又集中了全国各地一些有经验的教师、教材编写人员,根据精简、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1978年编辑出版了全日制十年制统编教材(小学五年,中学五年三二制)。

这套教材在内容上:

1)精简了传统的中学数学内容,从传统内容中精选出参加工农业生产和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删去了传统数学中用处不大的内容。

2)增加微积分以及概率统计、逻辑代数等的初步知识。

3)把集合、对应等思想适当渗透到教材中去。

在体系上,把精选出的代数、几何、三角等内容和微积分结合成一门数学课。注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加强了教材的系统性,还照顾了和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联系。

由于增加了内容,部分教师的水平一时跟不上,教师对数学不分科教学也不太适应,而且学生负担较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央指出,把中学学制由五年延长为六年,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对教材作如下调整:五年内容拆成六年;代数、几何分科编排。

1983年,原教育部认为,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因而在教材上不能搞一刀切,应实行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于是提出实行两种教学要求,对一般中学实行基本要求。概率初步、微积分初步、二次曲线切线等内容作为选学内容。高考按基本要求命题。

1985年,国家教委作了一个指示,为了减轻初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对某些内容作了调整。较大的变动是初中代数的二次函数部分内容移到高中学习。

现在的教材改革已经侧重在如何适应义务教育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