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础学习
课件演示
资源导航
 
 
扩展学习
 
 
 
 
 
 
 
 
 
 
 
 
 
 
 
 
 
 
 
 
 
 
 
 
 
 
 
 
 
 
 
 
 
 
 
 
 
 
 
 
 
 
 
 
 
 
 
 
 
 
 
 
 
 
 
 
 
 
 
 
 
 
 
 
 
 
 
 
 
 
 
 
 
 
 
 
 
 
 
 
 
 
 
 
 
 
 
 
 
 
 
 
 
 
 
 
 
 
 
 
 
 
 
 
 
 
 
 
 
 
 
 
 
 
 
 
 
 
 
 
 
 
 
 
 
 
 
 
 
 
 
 
 
 
 
 
 
 
 
 
 
 
 
 
 
 
 
 
 
 
 
 
 
 
 
 
 
 
 
 
 
 
 
 
 
 
 
 
 
 
 
 
 
 
 
 
 
 
 
 
 
 
 
 
 
 
 
 
 
 
 
 
 
 
 
 
 
 
 
 
 
 
 
 
 
 
 
 
 
 
 
 
 
 
 
 
 
 
 
 
 
 
 
 
 
 
 
 
 
 
 
 
 
 
 
 
 
 
 
 
 
 
 
 
 
 
 
 
 
 
 
 
 
 
 
 
 
 
 
 
 
 
 
 
 
 
 
 
 
 
 
 
 
当前位置:扩展学习>>专题三扫描隧穿显微镜
 

专题三: 扫描隧穿显微镜

   

一、STM 的工作原理

二、STM 的仪器设备

三、STM 的独特优点

四、STM 的应用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有一个愿望,企盼着有一天能够按人们的意志去安排一个一个的原子以构成人们所需要的材料和器件。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愿望已有可能变成现实。 20 世纪 90 年代初,一门崭新的 “ 纳米科学技术 ” (Nano Scal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缩写为 Nano ST) 已经诞生,它是以许多先进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多学科技术,也包括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化学、纳米电子学和纳米工程机械学。

    纳米是 nanometer 的译名,即为 ,通常用 nm 表示。但是要注意,在这里,纳米不仅仅意味着空间尺度小,而且是提出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即生产过程要求越来越精细,致使在最后能直接操纵单个原子或分子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正是如此,纳米科学技术必将成为 21 世纪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之一。

   各国政府均集中大量人力和物力从事纳米科学技术的研究,我国政府也已把纳米科学技术列入攀登计划项目。应该看到,一旦进入纳米技术范围,量子力学效应就会出现。也就是说,我们要开发的这个新领域,量子力学一定会成为必要的工具。我们不应该总是把量子力学局限在理论研究中,而应把量子力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的开发工作中。要运用量子力学原理来设计、研究技术工作。事实表明:纳米科学技术正是成功地把量子力学原理应用于技术领域的光辉典范。

    要能直接安排原子、分子,必须首先能直接观察到原子和分子世界。扫描隧穿显微镜 (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y, 缩写为 STM) 的发明使观察原子、分子乃至直接操纵单个原子成为可能。因此,我们首先介绍扫描隧穿显微镜。

    直接观察材料中单个原子的图像是科学家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在 20 世纪 70 年代,人们用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观察到铀、钍原子的像。但是用透射电镜测量时,试样必须放在高真空中,这将引起生物组织脱水而造成假象,另外,试样也可能因高能电子束的辐照而遭受损伤。直到 1981 年,美国 IBM 公司苏黎世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法国人 G . Binnig 和瑞士人 H . Rohrer ,发明了扫描隧穿显微镜,才使人们直接观察原子、分子图像的愿望真正成为现实。五年以后,他们两人与电镜的发明者 E . Ruska 同时获得 1986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现在, STM 已成为 Nano ST 的重要工具,那么它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仪器,又是如何工作的呢?

1 . STM 的工作原理

     众所周知,金属中有大量的可以自由运动的传导电子,但它们只能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 , 电子要想从金属中逸出,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功函数 ( 逸出功 ) 也就是说,金属表面存在一个势垒阻碍了电子的逸出。图 1 给出了未加外电场时真空中金属表面势垒的示意图,为简单起见,仅画出一维的情况。图中 ox 轴垂直于金属表面指向真空,坐标原点取在金属 —— 真空界面处。 为电子逸出金属表面所需要的功函数,为逸出电势。

    然而按照量子力学的观点,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电子波可能会越过金属——真空界面而进入真空区。换句话说,电子可以进入势垒,即逸出金属表面。因此在靠近金属外表面处的电子密度并不是突然降到零,而是按离开金属表面的距离呈指数衰减的方式分布着,衰减的长度约为 1nm 数量级。如果势垒 宽度在 1nm 以,则电子就存在—定的概率可穿透势垒 ( 图 2) 。这种微观粒子穿透势垒的现象称为隧道效应。 STM 正是利用导体中的电子穿过表面势垒的隧道效应制成的。

                 

    假设现在有两块不同的金属导体 A 和 B ,它们非常靠近但是并没有接触,中间为一层薄的绝缘层或真空区,则在金属 A 和金属 B 之间存在 — 个势垒,如图 3 所示。如果在两个金属之间加上一个电压 ,则由于隧道效应,电子可以穿过绝缘层而形成隧道电流。经过量子力学计算,隧道电流密度的大小与两块金属的逸出电势 、所加的电压 及两块金属之间的距离 S 有关,即 ,式中 A 为常数, 为平均逸出电势,对于两块均匀的金属表面 。由上式看出, S 在指数上,所以隧道电流 对 S 的变化十分敏感。

    如果把一块已知功函数的金属 A 做成针尖状的电极作为探针,使它能够在 x 、 y 、 z 三个方向上移动,另一个金属 B 为被研究物质的平表面 ( 图 4) ,则隧道电流,式中 为样表面的平均垫垒高度 ( 一般为几个 eV 的数量级 ) ; S 为探针尖与样品之间的距离。 当 S 改变 0.1nm 时, 就会发生数量级的变化。隧道穿透电流 对 S 的变化十分敏感是扫描隧穿显微镜工作的基本依据。 1979 年 1 月 5 日, Binnig 在思考 STM 探针制造时在笔记本中有这样一段话: “ 针尖的球形表面与样品平表面之间的隧道电流呈指数衰减,足以把电流孔径限制在 0.5nm 之内。 ” 显然,考虑到隧道电流随距离的指数衰减是 Binnig 成功发明 STM 的关键一步。

    假设样品表面的逸出电势值 保持恒定,如果我们使探针在样品表面 ( 即 xy 平 面 ) 作二维扫描,并保持隧穿电流为恒定的数值不变,这就要求针尖与样品表面之间的相对距离保持不变,也就是说针尖在 z 方向上必须随样品表面的高低起伏而做同样的高低起伏的运动。可见,针尖在空间的高度变化能反映出样品表面的信息。换句话说,随着样品平面的 xy 值的变化,针尖的 z 值将会 “ 仿 ” 样品表面的高低起伏而具有不同的数值,通过数字 —— 图像转换系统即可获得有关样品表面的三维立体信息,让人们 “ 看到 ” 样品表面的原子分布图像。

2 . STM 的仪器设备

    

    扫描隧穿显微镜由四个部分组成,它们是 STM 主体、电子反馈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及高分辨图像显示终端,其核心部件 —— STM 的探针装在主体箱内。电子反馈系统主要用于产生隧道电流及维持隧道电流的恒定,并控制针尖在样品表面进行扫描,而计算机控制系统则犹如一个总司令部,由它发出一切指令控制全部系统的运转,并收集和存贮所获得的图像,高分辨图像终端主要用于显示所获取的显微图像。

    从图 5 看来, STM 的仪器设备似乎并不十分复杂,其工作原理也比较简单,但具体的设计、制作工艺及成像系统要求都很高,制作时存在很多困难。主要技术问题有:

图 5 扫描隧穿显微镜基本构成

( 1 )探针尖的制作

    要能够观察到样品表面的单个原子的图像,探针的针尖必须十分尖锐,针尖的最尖端最好只有一个原子。如何才能制备这样尖锐的针尖呢 ? 现在一般均采用电化学腐蚀的方法,并靠一定的技巧来辅助形成单原子针尖。

(2) 扫描控制与测量系统

    为了得到样品表面的原子图像,必须把探针放到离样品表面只有 1nm 或者更近的地方,而且不能与样品表面接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探针与样品表面产生隧道电流。这也是 STM 制作工艺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此外,还要让这样细小的探针能在样品的表面进行扫描,这就需要精细的扫描控制与测量系统。

    扫描装置由压电陶瓷材料制成。压电陶瓷是—种特殊的陶瓷材料。它具有这样的特性:若对它施加一定的电压,它会在某一方向上呈现一定的机械伸缩性,伸长或缩短的尺度与外加电压成正比。常用的压电陶瓷三维扫描控制器有以下三种形式:三角架型、圆筒型和十字架配合圆筒型,如图 6 所示。今以三角架型三维扫描控制器为例加以说明。长棱柱型压电陶瓷材料以相互垂直的方向结合在—起, STM 针尖放在三角架的顶端,三条腿可独立的伸展和收缩,能使针尖沿 x 、 y 和 z 三个方向独立运动。在任何一条腿上加适当的电压,由于压电效应,这条腿将伸长成缩短,从而驱使探针在这个方向上前后移动。其中, x 、 y 方向两个腿的作用是使探针作平行于样品表面的扫描。此外,在 x 、 y 方向作平行表面扫描的同时,反馈系统把输出的反馈电压Uz加到 z 腿上以调整探针与被测佯品表面的间距,从而保持隧道电流JT恒定。Uz随探针位置 (x 、 y) 的变化反映了 z 腿的运动状态,亦即反映了样品上面高低起伏的信息。对于已知的压电材料,每伏电压伸缩多少纳米的尺度是巳知的,所以 z 上的电压和 x 、 y 上电压的函数关系就是待测表面图像的真实模拟。只要把Uz转换成显示装置上的亮度信号,Ux和Uy为显示装置上光点的 x 、 y 位置,则通过对显示上 x 轴及 y 轴与亮度信号进行定标,即可获得实际样品表面的扫描隧穿显微照片。

图6 常用的压电陶瓷三维扫描控制

 

(3) 数字—图像转换系统

    为了得到实际样品的扫描隧穿显微照片,必须要有一套良好的数字—图像转换系统及高分辨率图像显示终端。一般均通过计算机内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初始图像进行一系列的处理,诸如平滑化、背景扣除、区域放大或缩小、剖面线等,处理过后的图像再显示在图像终端上,然后可对终端上显示出的图像拍摄照片或制作幻灯片。

(4)STM 工作的稳定性

    保证 STM 工作条件的稳定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应尽可能消除和减少出于热运动的影响而带来的热漂移;二是指消除外界震动和仪器内部机械振动的影响,使探针与样品表面间隙保持稳定。这是因为 STM 工作的特点为:利用针尖扫描样品表面,通过隧道电流获取图像。而测量隧道电流的关键在于控制探针与样品表面间隙 S 在0.1nm 的范围内变化,所任何微小的机械振动都会使测量失败。一套良好的减震系统也是 STM 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第一代 STM 的减震系统是利用超导磁悬浮原理(将在超导的知识中介绍)。

<<返回页首>> 

3 . STM 的独特优点

(1) 分辨率高

    STM 的横向分辨率为 0.1nm ,因此它可以清晰地分辨出单个原子的台阶。图 7 给出了用 STM 观察到的石墨表面碳原子分布的显微照片,我们看到碳原子像一个个“小草莓” 一样整齐地排列着。有人曾作出过推算,假如可以用 STM 来观察一个足球、则被“放大”了的足球将像地球一样庞大。

(2) 直接获得实空间中物质表面的三维立体图像

同时也获得物质表面的原子位置和电子态的丰富信息。

(3) 工作范围广

    可以在真空、大气甚至液体 ( 如水、电解质、油氮等 ) 中工作,工作环境可为常温,也可为低温。它不需要持别的制样技术,并且探测过程中对样品无损伤、特别适合于生物、化学等学科研究的需要。一些只能在溶液中保持活性的生物样品,采用 STM 就能进行最接近自然状态的观观察。

图7石墨表面碳原子排列

 

(4) 利用 STM 针尖可以移动和操纵单个的原子与分子。

<<返回页首>>   

4 . STM 的应用

    由于 STM 的独特优点.必然获得广泛的应用。自它发明以来的近二十年中,不仅在物理学领域,而且在表面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及微电子技术等领域的研究都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它已成为观察微观世界的重要工具和改造微观世界的手段。这里我们介绍几个典型的例子。

(1) 观察固体的表面形貌。图 8 是用 STM 观察的硅表面的 7×7重构图。我们都知道,晶体结构特点是晶格的周期性, 然而在晶体的表面,晶格的周期性将会发生变化,会形成表面上特有的晶格结构,这种现象称为表面重构。表面重构后的基本结构与晶体内部结构相比,可用一些数子化的指标来描述,例如 7× 7 、3× 5 等等,表示重构后的晶体表面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组成单元与晶体内部的平行平面相比,在边长方向上增大的倍数。 Binnig 和Rohrer 发明 STM 后不久,就成功地获得了硅表面 7×7重构图已成为STM发展史上一张非常经典的图像,许多STM实验室都用这一结果来鉴定仪器设备。

图8 硅表面7×7重构图

    表面吸附是表面科学中的重要课题。原子或分子究竟吸附在表面的什么部位上?它们如何与基底相联系?一些传统的表面分析技术往往得到的是表面的平均性质,不能对吸附的原子和分子成像。而 STM 可以直接观察到单个原子、分子的排列图像,例如图 9 是吸附在铂单晶表面上碘原子的 STM 图像。从图7 中可以清楚地分辨出碘原子的吸附位置和铂晶体表面的晶格缺陷。 STM 还可以直接观察到实空间中物质表面原子结构的三维图像。 在 STM 显微图上,标尺刻度清晰可见。图 7 为石墨表面碳原子的排列,碳原子间距 0.25nm。

图9 吸附在铂单晶表面上碘原子

 

(2) 观察 DNA 分子,揭示生命的奥秘

    1989 年世界第一张 DNA 照片的问世揭开了用 STM 揭示生命奥秘的序幕,该成果被评为当年美国第 1 号科

技成果。自此以后, STM 被广泛用于研究核酸、蛋白质、生物膜等生物样品,从而建立了纳生物学。

    在 STM 发明之初,人们认为生物大分子属于有机高分子,导电性差,不一定会像金属导体那样产生大的隧道电流。为了得到扫描显微图像,人们在原子级平整的导电衬底上沉积的生物样品表面喷涂一层极薄的金属膜,以增加生物样品的导电性。然而事与愿违,得到的照片很不理想。后来发现,当导电衬底表面仅有一层单分子层的生物样品时,不经过喷涂金属膜处理的样品,得到的扫描显微图像反而清晰稳定。 拍摄出清晰的 DNA 图像表明,单个生物大分子也具有良好的隧道电流传输性质。这一事实再一次说明,我们必须在“电子具有波动性”这样的量子力学概念下考察物质的导电性等物理概念。在宏观尺度下,生物体导电性能很差,但在纳米尺度下,对于隧道电流这种量子效应来说,生物大分子是导电的。

(3) 操纵与搬运原子、分子

图10 DNA

 

    STM 不仅是观察微观世界的工具,而且正成为改造微观世界的手段。 1990 年,美国 IBM 公司率先宣布用 STM 成功地操纵单个原子、分子的例子。 IBM 公司的科学家用 STM 观测金属 Ni 表面的 Xe 原子时发现,探针怎样移动,靠近探针的 Xe 原子也作同样的移动。由此他们得到启示:如果让原子按照人们设想的方案移动,不就可以随意摆布原子的排列顺序了吗? 1990 年 4 月,科学家们在液氦的超低温和高真空条件下进行了实验,经过 22 小时的精心操作,把 35 个 Xe 原子排列成“ IBM ”字样,成为世界上最小的 IBM 商标,见图 11 。 IBM 字母的高度大约为普通印刷字母的二百万分之一,摆成这几个字母的 Xe 原子间距仅为 0.13nm 。此实验首开人类有目的、有规律地移动和摆布单个原子位置的先河,被美国大众科学评为 1990 年第三项最佳科技成果。

图11 "IBM"商标

    1991 年 2 月, IBM 公司刻字科研小组又用 28 个 CO 分子组成 CO 小人,见图 12 ,他从头到脚仅为 5nm、各分子间距为 0.5nm ,是世界上最小的人形图像。 1991 年 6 月日本日立公司研究室实现了空温下单原子的操纵,他们在二硫化钼晶体表面把硫原子有规律地移走而留下了空位,以原子空位的形式排成了“ Peace 9l”字样,每个字母的高度仅为 15nm.

    这些实验的成功意义在于为制造新型计算机芯片打开了希望之门。人们有可能制成高密度的微型处理器,届时一张邮票大小的芯片可存贮 400 万张报纸的容量,其存贮密度比目前的磁盘高 1 亿倍,必将引起信息技术的革命。

(4) 构造超微结构

    图 13 为 48 个 Fe 原子围成的一个环,最近的比原子间距仅为 0.9nm 。它是吸附在Cu 表面上的。照片中还可以看到在铁原子构成的围栏中有波纹状的图样,这些波纹即电子构成的驻波。虽然电子构成驻波早已从理论上和实验上证明过,但从来都未能看到过实际图像。这个量子围栏图是电子驻波存在的直接验证,也是世界上首次观察到的电子驻波图像。

图12 CO小人

    

(5) 进行纳米级加工——纳米刻蚀

    纳米科学技术要求加工越来越精细,纳米刻蚀是在纳米尺度上制备产品的方法之一。图 14 是用 STM 在硅表面刻蚀的小孔,小孔的直径为 1nm 。图15 是中国科学院刻蚀的中国地图,也是世界最小的中国地图。

图13 量子围栏

 

图14 硅小孔 图15 中国地图
<<返回页首>>
   
版权所有: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