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了解学习准备

 

第二节  学习者的个别差异

 

    在前一节中,我们探讨了学习者在能倾特点上的差异与教学的问题。能倾特点的差异是学习者个别差异的一个方面,而个别差异一词本身有着更广泛的内涵。一般来说,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和非智力因素(如认知方式、学习动机、性格、气质、性别等)的个别差异两个方面。在这一节里,我着重分析学生的智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

    一、智力差异

  (一)智力测验与智力的分布

    心理学家给智力下的定义多种多样,如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智力是学习知识的能力;智力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等等。不管心理学家给智力下的定义如何不同,有一点都取得了共识,即智力反映了一个人的聪明程度,而且这种聪明程度可以通过智力测验所测定的分数智商)来衡量。

       1938年,推孟等人用斯坦福比内量表对2-18岁的2904名儿童进行测验。结果发现,儿童的智商呈常态分布(见图11-4),即全人口中,智力超常和智力低下者均为少数,多数人的智力处于中等水平。

 

 

 

    图11-4  IQ常态分布曲线

   (智力落后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美国心理缺陷研究学会(1983)提出了智力落后者的三个特征:

      1.他们的智力显著地低于平均水平,通常智商在70以下;

    2.他们具有适应性行为障碍,即他们的个人和社会行为显著异常;

      3.他们的智力落后在其生命的头18年尤为突出。

    许多研究表明,智力落后的学生在学习策略元认知、动机归因、工作记忆容量、信息加工的速度与效率等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学业成绩。

    智力落后儿童可按其智力水平分为三类:(1)轻度智力落后,智商50-70,在适当教育条件下,其心理年龄可达到11岁儿童水平,能够掌握五、六年级学生通常能学会的知识技能,但所花时间要较正常儿童为多;(2)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智商25-50,心理年龄最多可达6岁,生活不能完全自理;(3)重度智力落后,智商在25以下,心理年龄不会超过3、4岁儿童,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智商在70和85之间一直被认为是智力落后的临界线。智商在这个临界线内的学生比普通智力的学生(智商在100左右)在学业上有更大的失败的危险。智商在临界线内的学生比智商是70或70以下的学生要多出几倍(Zetlin,Murtaugh,1990)

    对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应分类进行。对于重度智力落后儿童,不宜进行学校教育。对于中轻度智力落后儿童,应采取特殊的教育措施,在弱智学校或普通学校的弱智班中进行学习。  

       ()智力超常儿童的心理特点与教育

    智力超常儿童,也称天才儿童,是指智商在130140以上的儿童。

    推孟在编制斯坦福比内量表时,遇到了许多高智商的儿童并被他们所吸引。自从1920年代早期,他便开始了对超常儿童的长期研究的计划。他研究的样本超过1400多名天才儿童。其中多数儿童在上学以前就能阅读。他们较早从中学毕业并以很小的年纪进入大学。这些孩子在大学里同样学业超群,并且以很高的比例被选入美国大学生精英俱乐部。除了学业上的成功以外,在社会活动方面也很内行并被同伴们接受。到了成年,他们比一般人更可能获得博士学位,大多数人获得了硕士学位。许多人在他们的专业领域颇具声望。他们的收入也在平均数以上。他们同聪明人结婚并生下智商在平均数以上的孩子。

    推孟在研究中对那些非常成功的天才儿童和较少成功的天才儿童做过有趣的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那些成功儿童的父母确实地推动着他们在学校中不断取得成绩并进入大学。因此,在高智商儿童成才的过程中,他们的父母扮演了指导和塑造的角色。高智力本身并不能独自保证他们取得成功。

    许多其它的研究发现,天才儿童较一般人有更出色的信息加工能力,表现在策略和元认知、动机以及信息加工效率等方面。

天才儿童的研究者们提出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去培养天才。是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使得天资聪颖的儿童在某一些专业领域成为顶尖高手?一个资质优异的儿童,我们怎样才能增加将其培养成一个大数学家、一个大科学家或一个大艺术家的机会?根据有关的研究结果(B.S.Bloom, 1985; Feldhusen, 1986; Feldman, 1988;pleiss&Feldhusen,1995等),以下几点对于培养天才儿童尢为重要:

1.与特殊能力有关的教学。经常有一系列的精明老练的教师在有关的领域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2.父母的培养与支持。

3.发展能力的长远动机,对工作常常像对玩一样着迷。

4.对于参加活动给以多种奖赏,如注意、鼓掌、证明其进步。将其与同伴相区别的机会等。

5.对特殊能力的大量实践。

6.在特殊能力上的自信。

7.在一些有较大发展前途的领域中的较高能力。

二、认知方式的差异

    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方式,也称认知风格。了解学生在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对于教师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有重要意义。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1.场独立性与场依性的含义及测量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是两种普遍存在的认知方式,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H.A.Witkin,1954)研究知觉问题时发现的。他根据一个人从一个复杂的背景图形中找到一个简单的目标图形的能力的差异,将其归属为场独立性或场依存性的不同类别。

       场独立性(field independent)是指很容易地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的能力(Witkin等,1977);相反,场依存性(field dependent)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

       场独立性的人对事物的知觉和判断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常根据自己的内部参照,独立进行分析判断;

       场依存性的人较多地依赖外在参照知觉事物,或者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干扰。

       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的差异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测量

      2.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与学生的学习

    在认知类型中,被研究得最多就是场独立性和场依存性问题。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学生的各种学习情境(场地),如学习环境、教材内容、教学方法等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场依存型的学生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在做功课时,客厅的电视机可能对他造成很大的干扰,分散了他的注意力,使他无法安心学习;而场独立型的学生不会因外在刺激而使他分心,他随时随地都可以读书学习。

    许多研究(Witkin等,1977;张厚粲等,1988)发现,场独立型的学生喜欢独立思考,偏爱自然科学,数学成绩较好;而场依存型的学生较易接受与人有关的社会性信息,对人文社会科学有较大兴趣,社会科学成绩较好。场独立型的学生喜欢独立自主地学习,学习动机以内在动机为主;场依存型的学生更多地依赖同学的接纳与教师的鼓励和反馈,易受外在动机支配。场独立型的学生易于适应教师结构不严谨的教学方式;场依存型的学生更喜欢教师结构严密的教学方法。在职业选择上,场独立型的学生倾向于选择人际关系较单纯而可独自完成的工作(如机械修理、实验、化验等工作);而场依存型的学生较喜欢从事与人的活动有关的工作(如老师、商业、社会服务等)。

      ()沉思型与冲动型

      1.沉思型与冲动型的含义与测量

    沉思型与冲动型是指在提供有多种选择答案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对问题解答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所谓沉思型(reflective style)是指对问题的解答速度较慢但错误较少的类型;所谓冲动型(impulsive style)是指对问题解答速度较快但错误较多的一种类型。

    卡根(J.kagan等,1964)最先提出沉思型与冲动型的概念及其测量问题。在其随后的一项研究(kagan,1966)中,他以智商相近的学生为被试,要他们从2πr与πr2两个公式中,选出一个用来计算圆周。结果发现,冲动型学生选错的人数远较沉思型的学生为多。

       2.沉思型和冲动型与学生的学习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沉思型和冲动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比如,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时,冲动型的学生往往在问题刚一提出,甚至老师话音未落时,就主动抢着举手发言,但回答问题往往不够准确和全面;沉思型的学生并不急于回答问题,特别是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他们往往先经过自己思考后才举手回答,而他们的答案也较为全面和准确。在做作业或考试时,冲动型的学生常常快速作答并提前交卷,但容易粗心,常常忽略审题或审题不全面,结果常常出错;而沉思型的学生对问题总是仔细分析、慎密思考后作答,虽然速度慢一点,但成绩往往较好。

    周润民(1990)以小学一年级学生为被试,研究了冲动型和思索型(沉思型)两种认知方式在逻辑推理中的作用。他首先用匹配相似形测验,以儿童的反应时和选错次数作指标对冲动型和思索型两种认知方式进行鉴别。冲动型儿童反应时短,但错误次数多;沉思型儿童反应时长,错误次数少。然后,分别在预试、启发和再测三个阶段中,让被试做同质性推理测验。结果发现,冲动型儿童在预试时急于作答,但在启发阶段由于主试的提醒,纠正了急于作答的毛病,能注意答案的准确性,但在再测时由于得不到主试的提醒,又恢复了急于作答的情况;思索型儿童在三次测试中都能注意答案的准确性。研究者还发现,这两种认知方式在一定情况下影响儿童的推理成绩,即在预试阶段,由于题目难度较大,两种类型的儿童成绩均不好;在启发阶段,两组儿童的进步都很大;在再测阶段,冲动型儿童成绩退步,而思索型儿童成绩却保持了启发后的水平。

    一些研究表明,沉思型学生阅读成绩好,再认测验成绩优,在推理测验中成绩好,而且在创造性设计中成绩优秀;冲动型学生阅读困难,学习成绩常常不及格,学习能力缺失。

    为了纠正冲动型儿童的不良认知方式,心理学家通过训练冲动型儿童大声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行自我指导,当获得连续成功后,由大声自我指导变成轻声低语,而后变成默默自语,目的是训练儿童有条不紊地、细心地进行学习和解决问题,效果较好。对于沉思型儿童也应发鼓励他们快速反应,在保证作答准确的前提下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