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品德的培养

 

    学生品德的形成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的教育培养对学生品德的形成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品德的心理成分,品德的培养应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入手。

    一、道德认识的形成

    道德认识是后天学习的结果。道德认识的形成包括道德知识的掌握、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道德信念的确立。

    ()道德知识的掌握

    学生对道德知识的掌握,常常是以道德概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和理解是从个别到全面、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研究表明:小学生对“道德高尚”的理解有三种水平:(1)个别现象:即认为“不打人、不骂人”是道德高尚;(2)比较全面,但仍很具体:即认为不仅要“不打人、不骂人”,还要“关心集体”等;(3)深刻、抽象的理解水平:即认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与坏人坏事做斗争”。

    道德知识和概念的掌握比自然科学知识的掌握要复杂和困难得多,因为道德概念不仅是一种知识,还涉及到行为;另外,在道德学习上,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影响常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因此,道德知识的掌握要依赖以下条件:

    1.使学生获得感性的道德经验。学生只有通过本人或在集体的实践中证实并体会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时,才能理解道德要求的真正含义,并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完成道德概念的抽象。

    2.学校、家庭和社会在道德教育上保持一贯和一致。学校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道德规范,并使这种道德要求前后一贯,不能今天一个标准,明天变成另一个标准。学校的道德教育还要和家庭、社会取得一致,使学校的教育效果在学校以外的环境中得到巩固和加强,而不是相互矛盾,相互抵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稳定的是非善恶标准。

    (二)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

      道德评价能力是依据已有的道德准则,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的能力。

    学生道德评价能力发展的一般过程是:(1)从重复老师或别人的评价过渡到自己独立做出评价;(2)从依据行为的直接效果为标准逐渐转向对行为动机的分析;(3)从评价别人的行为到分析自己的行为;(4)从片面的评价到全面、客观和正确的评价。

    为了促进学生道德评价能力的发展,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道德评价的示范,经常利用典型事例为学生做出简明而正确的评价,班杜拉和麦克唐纳曾以5-11岁儿童为被试做一实验,让儿童在进行道德判断时,交替看一个成人道德评价榜样如何进行评价,结果与没有榜样组相比,有成人榜样组儿童的道德判断水平显著提高。

    (2)组织学生进行道德评价的实践。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如课堂教学(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等)、班团队会的讨论、三好学生的评选等,使学生在实际活动中提高道德评价能力。

    (3)注意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会评价别人的行为,而且还要引导学生由对别人的评价过渡到对自己的评价,因为学生对自己的评价通常落后于对别人的评价。

    (三)道德信念的确立

      学生不仅要知道道德规范是什么,不仅要能运用规范进行是非善恶的评价, 而且还要坚信道德规范的正确性并成为自己行动的指南,这便是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正确的道德认识,强烈的道德情感和坚定的道德意志三者的“结晶”或“合金”。道德信念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生的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三个时期:

    (1)无道德信念时期。小学一、二年级或10岁以前的儿童,道德思维能力差,具体形象的感性知识占主导,一般只有简单、直观的道德概念或自发的道德情感或带有盲目性、单纯的道德行为,即只有道德信念的某些成分,而没有真正形成道德信念。

    (2)道德信念萌芽时期,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中,部分人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但不够明确和稳定。

    (3)道德信念开始确立的时期。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确立比较明确而稳定的道德信念。但学生的道德信念形成存在个别差异,有的形成,有的没有形成,形成的速度有快有慢。

    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信念,单纯从道德认识一方面入手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在实践中获得道德行为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道德情感的丰富

    ()道德情感的形式及其发展

    道德情感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

    是由人对某种道德情感的直接感知而引起的。其特点是产生迅速突然,往往对道德准则无明显的意识性。这种情感体验对人的行为有迅速定向的作用。在它的影响下,人可能会做出道德的行为,也可能出现冲动性行为或消极行为。这种情感体验表面上缺乏明显的自觉性,但和一个人过去的经验有很大联系,是以一定的道德认识为基础的。

    2.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是由人对道德形象的感知,通过想象引起共鸣,受到感染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学生了解了屈原、岳飞、文天祥、黄继光、董存瑞等人物的形象,会产生对英雄的敬慕与爱国主义情感,了解了雷锋、赖宁等人物事迹会唤起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这些道德形象本身是以社会道德规范的化身而存在的,通过这些形象能够更具体地领会道德要求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从而扩大了学生的道德经验,增加了道德情感体验,而且,由于这些形象本身又具有鲜明的生动性和强烈的感染力,往往使学生毕生难忘,并成为产生道德行为的动力。

    3.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情感体验:

    是清楚地意识到道德理论、道德要求及其意义,与理论认识相结合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具有较大的自觉性和概括性,表现得比较深沉和持久。这种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受到人的认识理解水平、心理成熟水平、思想、志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儿童道德情感形式的发展存在着年龄特征。小学儿童以直觉的道德情感体验及与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感体验为主,易受情境的影响:比较肤浅、脆弱、不稳定、自觉性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到小学高年级约有半数左右产生具有较高概括性和自觉性的理论型道德情感,到初中三年级以后,在良好的班集体中,与道德理论相联系的道德情感体验基本占优势。

    ()道德情感的培养

    1.使学生在一定情境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行为经验和道德情感体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既有符合规范要求的;也有不合要求的,这时教师可以通过言语启发,给学生以赞扬或批评,也可以通过集体舆论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评价,这样,学生会及时获得道德需要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或否定的情感体验。

    2.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与榜样人物先进事迹的感染作用,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扩大学生的间接道德经验和情感体验。比如组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听先进人物事迹报告会等。

    3.注意在具体情感基础上,明确道德要求的概念与观点,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概括、不断深化,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达到情理交融,逐渐理解道德现象的实质,使道德情感成为一种自觉的、稳定的、具有激励作用的动力因素。

    4.注意培养学生对情感的自我调节能力。青少年的情感不够稳定,容易产生激情,而激情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消极激情的不良行为后果,提高预见能力,并教给学生适当的方法以缓解、克服不良情绪的产生,学会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做自己情感的主人。

    5.通过同情心训练的方式丰富道德情感。同情心是指设身处地地以别人的立场去体会当事人的情感和需要。在面临道德情境时,学生能否体验和分享他人的情感,会影响其道德行为。

三、道德意志的锻炼

    ()道德意志的发展

    小学儿童在集体活动中,在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学会了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动,道德意志的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等随年龄的增长有所发展,但还不能完全摆脱外部的监督,较多地受到教师、少先队、班集体等外部影响的支配。

    中学生由于自我意识的发展,道德意志不再单纯受外部因素的影响,更主要地是靠内心的自觉性来调节。中学生的道德意志水平比小学阶段有所提高,但仍不完善。中学生(特别是初中生)自觉运用道德原则支配行动的能力还不强,抗诱惑力也较差。研究表明:初中生的坚持性水平比小学儿童没有什么提高;

    高二学生近60%能依靠内心的自觉性完成社会公益活动的任务;初二学生的53%、高二学生的61%能用内在的自制力控制自己而不受诱因的干扰。

    ()道德意志的培养

    1.让学生获得道德意志的观念和榜样,激发意志锻炼的自觉性。研究表明:向学生进行关于意志锻炼必要性的谈话或讨论,可以使其形成意志观念和锻炼意志的意向。例如,安伦富里德发现,在抗诱惑情境中,告诉被试禁令的理由,会产生行为控制的效果。沃尔斯特等人的抗拒诱惑实验也表明榜样可提高儿童对诱惑的抗拒能力。教师应经常向学生推荐道德意志的榜样,如在危险或困难面前挺身而出的英雄人物等。

        2.组织道德行为练习,使学生获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意志是在实践中并与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要在学生的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活动中,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困难的情境,给学生布置一些不能立即引起兴趣,同时又比较难于完成的任务,引起学生内心的矛盾和意志上的紧张,从中经受意志的锻炼和考验,提高坚持性、自制力和抗诱惑能力。

    3.严格要求和有规律的生活制度。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习惯有助于培养和锻炼人的意志力。学生按照学生守则的要求,严格约束自己,遵守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并坚持经常做自我检查、监督和自我评价,有助于培养自觉性和自制能力,自觉地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4.按学生的意志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是存在个别差异的,因此,要根据学生意志的特点,找出薄弱环节,重点培养。例如,有的学生依赖性强而又易受他人的影响,就要着重培养其自觉性、独立性和原则性;有的学生做事缺乏耐心和坚持性,就要不断激发奋发与坚韧的拼搏精神等。

 四、道德行为的训练

    道德行为训练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两个方面。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

    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有时,由于儿童不善于组织自己的行为,没有牢固地掌握一定的行为方式,会造成道德动机与行为效果不一致的现象。例如,前苏联心理学家斯拉文娜曾做过一个实验,选择那些具有做好事的社会性动机的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为被试,让他们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做一套方块玩具。研究者交待清楚任务后,让他们回家分批地制作并如期的交出成品。这时将被试分为两组,其中的甲组只告诉他们交出成品的时间,乙组除告诉完成时间外,还告诉他们组织自己行动的必要方式和方法。结果在五次共制作100块方块的任务中,甲组完成了35%,乙组完成了76%。可见,掌握必要的行为方式对行为效果的提高有一定影响。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道德行为方式:

    1.通过对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详细讲解和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行为方式;

    2.分析某些典型人物的道德行为,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

    3.在做某件好事之前,组织学生讨论所应采取的行动步骤;

    4.分析总结道德行动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5.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地、主动地选择道德行为方式的能力。

    ()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

    道德行为习惯是稳定的、自动化的道德行为方式。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外部标志。

    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是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其特点是:小学低年级儿童没有养成必要的道德行为习惯,中年级以后才逐步养成某些道德行为习惯,但水平偏低,中学生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人数随年龄的递增而上升,初三前后为60%,高中阶段为80%。而且稳定性也进一步增加,初三之前带有更大的不稳定性和可塑性,初三之后带有更大的自动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也发现,随着年龄的递增,良好道德习惯和不良习惯的两极分化也在增加。

    道德行为习惯是在反复的练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在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意向和自觉性;

    2.通过良好校风和班风的建立,创设使学生产生或重复良好行为的情境,不给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

    3.提供道德行为的良好榜样,启发学生模仿;

        4.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意识地练习良好的行为习惯。在练习过程中,要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并通过适当的评价(表扬或批评)给以强化;

    5.帮助学生克服不良行为习惯,要使学生认清坏习惯的害处,并教给学生一些用来延缓、抑制坏习惯出现的方法,如“活动替代法”,“铭记警句法”等,增强克服坏习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