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和产生挫折的原因
挫折,是指个人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过程中,遇到干扰和障碍,致使目的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这其中包含有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两层含义,前者是指阻碍目标实现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动机的阻碍,较自然环境因素影响更大更深远;后者是指由某种障碍和干扰使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愤怒、恐惧、焦虑不安等情绪反应。个人受到挫折时,挫折情境和挫折反应总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说,可分为客观原因和主观原因两个方面。就客观原因来说,如环境条件差、饮食条件较差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挫折。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两类。一般而言,由自然条件导致的挫折反应较轻,由社会条件导致的挫折反应较严重。另一种容易导致挫折感的因素是个人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个人身高、容貌、经济状况、能力、社会地位、疾病以及某些生理缺陷(如口吃、色盲)所造成的限制、心理动机的种种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挫折。动机的冲突比个体生理条件所造成的挫折要更为明显和强烈。我们常常会面对动机冲突,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多种的需要和动机,但并非都能得到,尤其是不可能同时得到。因此,就会遇到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双趋冲突;遇事前怕狼后怕虎的双避冲突,以及类似"鸡肋在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趋避冲突等等。一般而言,在动机冲突中,个体的重要动机受到阻碍时,所感受到的挫折就会强烈一些,而较为不重要的动机受到阻碍时,容易被克服或被别的动机满足所取代,只构成一种丧失的心理感受,形成的挫折要小得多。但是,什么是重要动机,什么是次要动机,这与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评价很有关系。就挫折的主观原因而言,在影响挫折的各种主观因素中以个人的抱负水平、挫折容忍力、个性特征、过去的经历与经验、受挫后所获得的社会支持最为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实际成就高于抱负水平,就会感到满足,产生成就感,实际成就愈是高于他的抱负水平,其成就感就愈强烈。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实际成就低于抱负水平,就会产生挫折,感到焦虑,实际水平愈是低于他的抱负水平,其挫折感就愈强烈。因此抱负水平过高,自我估计过高,是产生挫折的一个重要主观因素。个人的挫折容忍力不同,对挫折的感受程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能容忍严重挫折而毫不灰心丧气,有的人遇到轻微的挫折就会意志消沉。这种对挫折的容忍力与一个人的生理条件,过去的挫折经验和对挫折的主观评价有关。一般来说,身体强壮的人比身体瘦弱的人更能忍受挫折,生活中历尽艰辛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忍受挫折。从个性来看,乐观的态度、豁达开朗的性格,对承受挫折有积极意义。
|